為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讓他們走出課堂、親近自然、體驗多元實踐活動,10月21日 - 23日,五一小學懷柔分校開展了一至三年級學生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孩子們在不同地點收獲了知識與快樂。
一年級的小將們奔赴懷柔生存島,在工藝園里,孩子們化身"小小藝術家"與"未來工匠師",陶藝、染織、木藝等多種工藝齊體驗,孩子們在動手動腦中,仿佛看到遠古與未來的連接,感受到思想與技能的完美融合,體會到從創意火花到現實成果的奇妙過程。作為"雙減"背景下的創新實踐,本次活動打破教室圍墻,讓知識在真實場景中生長。那些沾著顏料的小臉蛋、沾滿木屑的小圍裙、捧著作品蹦跳的小身影,都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當教育回歸生活,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創造者!


二年級學生來到北京童牛小鎮青少年綜合素質養成基地,戶外拓展在靈動部落草坪率先展開。“拔河 + 摸石過河”項目中,孩子們在團隊協作與趣味競賽里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集體意識。
農場里,孩子們跟隨農場老師進行秋收挖紅薯、花生活動,了解作物生長知識,親手挖出果實,還參與了制作紅薯項鏈的趣味環節。向往生活區域的非遺漆扇制作活動同樣精彩。手工老師悉心指導,孩子們發揮創意,精心制作出屬于自己的漆扇,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研學社1層的手工制作活動中,孩子們在老師指導下制作串珠手工或放映機擺件,沉浸在手工創作的樂趣中。向往生活區域的野外生存活動,野外生存老師帶領孩子們進行取火和凈水實驗,讓他們學習野外生存技能,增長知識。

樂園里的滑梯和拓展項目備受歡迎,孩子們盡情玩耍,釋放活力。孩子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喜悅集合返程,結束了這次充實的實踐之旅。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鍛煉了動手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感受到自然與文化的魅力。
三年級學生走進懷柔區高兩河彩繪廠,開啟了一場知識與趣味兼具的實踐活動。在帶隊老師帶領下,各班有序參與系列活動。同學們先踏入陶瓷文化長廊,探尋陶瓷藝術的發展軌跡;接著走進粉彩瓷器生產車間,近距離觀察傳統手繪的精湛工序;在粉彩瓷展廳與紅瓷展廳內,潔白光潤的瓷質、絢麗美艷的彩釉讓大家駐足贊嘆。

動手體驗環節掀起熱潮,彩繪陶盆、繪制粉彩瓷板、陶藝泥塑三項體驗遵循“視頻教學 + 教師指導”模式。同學們先認真觀摩教學視頻學習技巧,在專業教師點撥下動手實踐。精心繪制陶盆,揉捻陶泥時專注投入,勾勒瓷板時小心翼翼,每一道紋路、每一抹色彩都傾注著童真創意。活動尾聲,師生們共同合影留念,同學們帶著親手繪制的陶盆滿載而歸。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陶藝創作的樂趣,更在心中播下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


每學期的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孩子們都能在不同實踐項目中鍛煉自我、收獲成長。希望這段經歷能成為他們成長路上一段難忘的記憶,激勵他們不斷探索、積極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