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融匯家校育人智慧,拓寬學生知識領域,完善學校、家庭、社會溝通互動機制,光明小學在新學期利用課后服務時間繼續開設“百職百業家長講堂”。
10月31日學校的家長講堂活動邀請到二八班楊雨彤同學的爸爸。楊老師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帶著精心準備的《重陽節繪畫主題創作》分享,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又有趣的節日文化課。讓同學們在聽故事、學知識、悟創意中,讀懂重陽的傳統韻味。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九月初九為什么叫重陽節嗎?”分享一開始,楊老師就用親切的提問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結合課件里的圖片從重陽節的起源講起,告訴大家古人在這一天登高祈福、期盼健康長壽的美好愿望;又帶著孩子們認識了重陽節的“老朋友”——象征高潔長壽的菊花,能辟邪祈福的茱萸,還有香甜可口的重陽糕。當講到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詩句時,孩子們都紛紛舉手背誦古詩,在誦讀中感受詩詞里的重陽意境。
了解了重陽節的傳統文化,最讓孩子們期待的繪畫創作環節來啦!楊老師結合課件中的靈感來源,引導孩子們提取重陽元素:金黃的菊花、登高的人群、美味的重陽糕,還有祖孫相伴的溫馨畫面,都可以成為畫中的主角。同時,還分享了實用的小技巧:用溫暖的橙色、黃色表現秋日氛圍,用靈動的線條勾勒人物動態,讓畫面更有層次感。孩子們聽得目不轉睛,小腦袋里早已構思起屬于自己的重陽畫作。
創作過程中,孩子們拿起畫筆,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畫出了爺爺奶奶帶著小朋友登高望遠的場景,有的把菊花畫得五顏六色充滿童趣。楊老師穿梭在孩子們中間,耐心指導每一位小朋友,解答大家的疑問。
此次活動同學們了解了重陽節的歷史文化和傳統習俗,更通過繪畫創作的形式,將敬老愛老的美好品質根植于心,同時培養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和動手創造力。
光明小學“百職百業家長講堂”是“教聯體”協同育人的重要一環,不僅是家校共育的溫暖橋梁,更是家庭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果,是家庭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有力體現。誠摯歡迎更多家長走進講堂,用經驗和智慧助力孩子們成長,讓協同育人成果惠及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