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上午,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副院長于永強、教師專業發展中心主任張東、帶領語文、數學、化學、地理學科培訓教師和政治學科兼職培訓教師,走進北京中學高中部,開展2025年朝陽區新任教師追蹤指導活動。北京中學黨委書記何劍雄、教學副校長周端焱及新任教師代表參與此次活動。
追蹤指導活動按照“聽課-交流訪談-集中反饋”流程進行,旨在聚焦新任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培養實效,通過深度調研與精準指導,助力新任教師夯實專業基礎,推動學校校本研修質量提升,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指導與賦能。
北京中學語文教師劉凌序、數學教師齊青華、化學教師張馳、生物教師袁娜娜、政治教師劉淑琦、地理教師張馨月分別作《古詩鑒賞專題復習》《函數的應用(一)》《電離常數的應用》《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必修一4.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鋒與天氣》課堂展示。教師發展學院指導教師在課后進行了一對一針對性學科指導。
在集中聽取學校匯報與反饋環節,北京中學教學副校長周端焱首先介紹了學校新任教師培養的整體舉措。他提到,北京中學高度重視青年教師成長,充分發揮團隊優勢,通過“師徒結對”“導師雙軌制”(學科導師+班主任導師)為新任教師搭建成長支架,同時以“追求卓越”的校園文化激發教師內驅力,助力教師快速適應教學崗位。
北京中學書記何劍雄談到學校關注青年教師的培養,北京中學辦學12年來規模快速擴張,在幫助教師從“知識型人才”向“合格教師”轉型方面,期待與學院深化合作,為教師爭取更多學習與展示的機會。
教師發展學院張東主任代表指導團隊反饋調研結果。他指出,從本次聽課與訪談情況來看,北京中學新任教師已基本達成“站穩講臺”的培養目標——能撰寫規范教學設計、會上符合學習規律的課。這得益于學校完善的團隊培養機制與濃厚的教研氛圍。同時,他對新任教師從加強備課研究、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重視學生思維品質培養三個方面進一步提高教學能力提出建議。張東主任還反饋了學校教師參加北京市“啟航杯”、朝陽區“揚帆杯”比賽的有關數據,希望學校為青年教師創造更多鍛煉交流的學習機會,推動教師群體整體進步。
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副院長于永強從區域新教師規范化培養要求與長效合作機制出發,指出新教師培養是學院與學校的共同責任。根據北京市和朝陽區相關文件要求,新教師需要完成三年規范化培養,達成“三年兩證”的遞進式培訓任務。為此,學院持續提供著專家支撐與課程資源,幫助新教師順利的完成角色轉換,自覺踐行職業規范,掌握最新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學知識與專業技能,形成較強教書育人能力。
于副院長表示,教師發展學院始終以教師為服務對象,以發展為專業前端引領,積極優化“學院”與“學!甭撏,依托學院“新教師培訓-拔尖青年教師后備人才培養-骨干教師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青年教師培訓基地”等眾多培養專項和平臺,提升教師們教育教學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與學校共同肩負起朝陽教育強區的建設使命。
活動最后,周端焱副校長代表北京中學感謝學院團隊的精準指導。他表示,學校將認真梳理本次指導意見,優化校本研修方案,尤其在“備課指導”“學生思維品質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同時積極對接學院資源,推動青年教師培訓基地落地,為教師成長搭建更廣闊的平臺。
此次追蹤指導活動,既是朝陽區新任教師規范化培訓的重要實踐,也是學院與學校協同育人的深度互動。未來,朝陽區教師發展學院將持續以 “喚醒自覺、激發內驅、專業賦能”為理念,深化與區域內學校的合作,通過常態化追蹤指導、個性化專業支持,助力新任教師快速成長,為朝陽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