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打造學校品牌”,對學校內涵建設的理解
打造教育品牌,必須做優做強一批品牌學校。學校要科學論證自己的歷史傳統、師資結 構、管理水平和社會環境,分析優勢和不足,并結合國內外教育的先進理論、先進思想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揚長避短,從中提煉出對本校發展有特殊價值的因素給學校特色定格,采取真措施、實施硬辦法,走出一條符合學校實際的、個性鮮明的辦學路子。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經典誦讀活動是我城區的教育特色,我們要繼續突出重點、完善渠道、培育典型、點面結合,形成區域品牌特色。學校辦學創特色、創品牌,逐步實現“校校有特色,生生有個性,人人有發展”的目標。
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是打造學校品牌必然過程。隨著學校建設的不斷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滿足“有學上”,而是要“上好學”,追求優質的學校教育。在學校的規模、環境和硬件都有了較大發展的情況下,學校如何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如何從規模發展向質量發展邁進,就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經過學習與思考,得出了結論:那就是必須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
學校內涵發展離不開其深厚文化底蘊的積淀,正所謂“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體現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體現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質文化反映了學校建設的外在美觀程度,制度文化體現了學校管理的優質化,而精神文化則體現了學校成長的價值和實質,可見,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關鍵在于抓好學校的文化建設,在于鑄造學校的“精神和靈魂”,結合我校的實際發展狀況,我認為,要促進學校的內涵發展,應因地制宜,可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一、樹立科學的辦學理念
引領學校內涵發展一所學校要樹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學的辦學理念。用全新的、科學的辦學理念引領學校的內涵發展。
學校內涵的發展,首先要從教育思想的源頭抓起,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全體師生共同提煉學校的辦學思想,形成全新的、科學的、有實踐意義的辦學理念,并發展成師生共同的愿景。積極宣傳倡導學校精神,以此激勵師生努力進取。并從學校的辦學傳統和現實教育資源中提取有特點的基因,使之升華為學校共識的價值標準。并積淀為學校優良的教育傳統和校風、教風、學風,以此引導學校、教師、學生的良性發展。
二、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夯實
學校內涵發展的底蘊學校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本質所在,學校的高樓大廈和管理的規范化并不能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其文化底蘊深厚程度及文明傳承的歷史才真正體現出其存在的全部意義,也代表著學校內涵發展的歷程,因此,學校文化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實現:
1、要注重學校精神文化建設,增強學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設要與學校辦學理念相統一。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敢于爭先的進取意識;愛崗敬業的師德風范;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注重制度文化建設,增強學校的影響力。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發展的動力系統。辦學行為的規范、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與創新,都必須依靠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制度文化是學校的基礎文化,也是學校內涵發展所必需的內容。
3、加強校園環境建設,讓環境文化成為學校文化的有形載體。學校環境文化是一種潛在的課程,是學校內涵的外在表現,建設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對學校的環境文化進行整體規劃。堅持環境文化建設的“文化品味、人文精神和時代氣息”,力求“突出特色與個性,突出人文與科學”,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關懷、生命價值于其中,以適應新課程對學校環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