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道,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區公立學校教育局日前公布本年度中學第12班畢業生的“狀元榜”(Top Scholar for 2016)。今年取得平均分100分滿分的“狀元”共有5人,其中4人是華裔學生。而盛產“狀元”的Bayview中學,今年就出了3名“狀元”,三人同是該校IB課程的同窗。
根據教育局公布,2015至2016學年4名華裔“狀元”中學畢業生,分別是來自灣景中學(Bayview Secondary School)的李威(Edward Li)、王冠杰(Guan J.J。 Wang)和徐謨愷(Mokai Monica Xu),以及來自Newmarket High School的鈕詩捷(Jeff Niu)。局方因未能聯絡上第5名“狀元”而沒有發表該學生的資料。本屆的“榜眼”,則是來自Huron Heights Secondary School的Kevin Dembski,他取得平均分99.3分的佳績。
李威在中國香港出生,1歲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并在加國長大。今年9月將入讀安省麥馬士達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健康科學系的李威,希望自己將來當上醫生或從事研究工作。李威表示,其學習成功之道在于“每事問”,除了向學校老師請教疑難之外,亦要自問所做是否正確。李威稱,勤奮讀書固然重要,但分數成績可說是一個產品或副產品,不應太看重,焦點應該放在學習過程。他亦認為,同學們之間應多參與小組形式的合作,此舉將會令所學東西更釋出意義。與此同時,學生也應注重與老師和朋友建立關系,并且珍惜前者的師友指導和后者的相互支持。
王冠杰3歲隨父母從中國移民加拿大,在當地成長。即將入讀安省滑鐵盧大學軟件工程學系的王冠杰透露,他與徐謨愷和李威均是Bayview中學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的同學,該項為期兩年課程約有115名學生,此課程促使學生培養出力爭上游的競爭觀念。王謙虛地說,他取得好成績存在運氣因素。但他亦指出,學習是要“愿意”,不可強迫。他也從不參加補習班,因為他喜愛自行學習,遇到疑難就請教學校老師,或者上網搜尋數據。他認為,溫書不可單是靠記,也需懂得將知識串連和伸延應用。他又謂,很感謝Bayview中學老師教導,他們令科目變得生動、引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投入,并得以明白和享受學習的樂趣。
徐謨愷將入讀安省滑鐵盧大學與洛里埃大學(Wilfred Laurier University)合辦的雙學位課程,在前者修讀計算機,在后者修讀商業管理。徐謨愷指出,取得好成績,學生必須發奮和有積極性去學習,王冠杰和李威均是極為勤奮的同窗。但徐亦強調,Bayview中學老師之盡心盡責,也造就同學們的成功。
徐謨愷透露,該校老師往往在下課后留校至傍晚6時,幫助學生學習和解答他們疑問。此外,徐特別提到注意健康對考取好成績也很重要。她說,會確保自己有充足睡眠和健康飲食,同時每天有30分鐘運動。
鈕詩捷則將于9月入讀安省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機電一體化工程學系,學習機器人科技。他表示,很多人相信勤奮和投入是考取好成績之道,但他認為學習興趣更重要,有了學習興趣才會享受一門科目。
鈕詩捷稱,學習目的是要掌握更多知識,讓人們更清晰地了解這個世界,并希望通過學習,可開拓一些新概念或新發明,造福世界。
鈕詩捷亦向即將升讀12班的學弟學妹提供一點“小秘方”。他說,學生上了12班后會發現比他們預期更為忙碌,所以12班學生要學識管理工作量,同時要懂得怎樣有效率地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