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四步曲”教學模式探究
賀淑俠
(陜西省銅川市金鎖中學,陜西 銅川 727002)
【摘 要】為解決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中的困頓,本文從發揮學生主體、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方面,提出了 “四步曲”思想品德活動課教學模式,引領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提高品德修養。
【關鍵詞】學生主體 價值觀 創新 悟行 提升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用于開展學生課堂活動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于總課時數的20%,”可見,活動課已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一種類型和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增強活動課的有效性,我進行了“精心設計——設疑引思——合作探究——悟行提升”活動課教學模式的嘗試。簡稱為“四步曲”活動課教學模式。
一、“四步曲”活動課教學模式的內涵
“四步曲”活動課教學模式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的參與過程和情感體驗,增強學生活動方案的設計、設疑、思考、合作探究和評價創新的意識,鼓勵學生在實踐的矛盾中積極探究和體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拓展、完善自己的知識技能,形成并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自我成長的需要。
二、活動流程圖
動員——設計方案——分工——搜集資料——整理資料——設疑引思——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達成共識——評價反饋——悟行提升——拓展延伸。
三、“四步曲”活動課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第一步:精心設計
精心設計是活動課成功實施的前提。我根據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的發展,和學生一起制定活動的主題、目的、方式、過程、要求等。
例如:我在教學了九年級第四課第三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一課后,設計并開展了這樣一節活動課:1.主題:“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2.目的:促使學生關注生活,參與社會,提高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積極做低碳達人,為建設我國生態文明做貢獻。3.課前準備:搜集:⑴我國或當地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情況。⑵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方針政策。⑶我國或當地發展低碳經濟取得的成就。⑷各地實施低碳經濟的實例。4.準備方式:上網查資料,看報紙、走訪調查、拍攝照片、統計、分析歸納、制作圖表等。5.教與學形式:教師用多媒體展示有關圖片、播放視頻,學生展示搜集的資料、合作探究、辯論賽、演講比賽等。6.問題設計:⑴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⑵我們必須堅持什么國策和發展戰略,才能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⑶你準備怎樣走進低碳生活,做低碳達人?⑷我們中學生在建設“生態文明”過程中應該怎樣做?7.分組:每組5-6人,自愿組合,教師適當調節。
8.角色分配:明確每個人在活動中所擔任的角色和任務,確定主持人、活動骨干、組長、老師或活動代表。9.預期效果:使活動課教學的準備階段,變為學生的自我教育,豐富知識,增長才干的階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10.預期成果形式:將搜集的資料通過自制圖表、繪制漫畫、制作課件、做模型或撰寫倡導書的形式,表達自己積極實施低碳生活的決心。
第二步:設疑引思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結合教材內容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創設學生熟悉或關心的情境,與學生內心產生共鳴,通過情境展示而引發問題。問題由教師提出,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生成。
如,我在教學了九年級第三課《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一課后,進行了活動課《中國與世界》。我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同時展示學生喜歡的肯德基、NBA、可口可樂、“耐克”、哈利波特的商標來創設情境。歡快歌曲的導入和知名品牌的展示讓學生感受世界知名品牌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樂趣,當學生的內心產生共鳴而沉浸在歡快氛圍中時,我及時引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除了自主創新外,怎樣才能盡快生產出更先進的產品呢?”進而引入本課主題:“中國想發展,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疑引思逐步訓練、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提出問題的自信心。
第三步: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活動課的核心。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探究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在情感體驗和觀點沖突交流中使自身品質得以提升。我及時調控活動過程,不斷地穿梭于學生中間,以便即時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我在教學活動課九年級第八課第二節《燦爛的文明之花》中是這樣設置合作探究環節的:
1.走進生活,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多媒體播放視頻“千手觀音”。在學生驚嘆其藝術魅力時我及時設置問題,學生合作探究:⑴你是如何看待“千手觀音”的?(學生討論后相互交流)⑵說說最令你難忘的一次文化生活。(學生展示準備的資料)2.關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學生展示課前準備的資料)⑴列舉當地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節目。⑵你所在的學校舉行過哪些精神文明創建活動?3.我為文明校園文明社區做貢獻。⑴我思我行:自己為文明校園文明社區做些什么?(學生通過情景模擬,表演小品,表達自己的實際行動)。⑵發出倡議:(學生撰寫倡議書,倡議身邊人共建文明學校)。⑶誓言:做2010年世博會志愿者。A.形象規劃:向世界展示開放文明和諧繁榮的中國形象。B.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關心人、服務人、全心全意做好世博會志愿者。(⑴和⑵由學生制定,教師做補充)。C.具體做法:(學生合作探究,并交流結果,教師進行完善)。D.誓詞:(小組的學生代表演講)
第四步:悟行提升
初中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激發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要把傳遞知識同陶冶情操、提高覺悟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本課堂教學模式旨在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后,讓學生言簡意賅地談本堂課的學習收獲和通過探究得到的啟示及在此基礎上取得的新認識。
例如:我在教學活動課《知榮辱、明事理,做文明小公民》一課后,我設計了“本節課給你的收獲是什么?”這一問題來啟發、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歸納,又進一步提問“我們學校加強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幫助嗎?”“在今后學校進行的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你打算怎樣做?”“對于你身邊出現的不文明行為你打算怎么辦?”讓學生進行自我感悟,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出結論,積極參加學校進行的各種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誠實守信,不斷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善于同身邊不文明行為作斗爭。同時我利用黑板報設置了“光榮榜”小欄目,對學生中的文明行為進行表揚,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文明行為落到實處,而且增強了班級的學習風氣。
活動課“四步曲”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實現了師生之間在知識信息、價值觀念、情感、興趣等方面的平等交流、共識、共享、共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訂《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2版。
<2>劉先捍主編,《活動課程教學研究》,南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活動課課題組編著,《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作者簡介:賀淑俠,女,(1972年5月——),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金鎖中學一級政治教師。1994.7月畢業于陜西省教育學院政教專業。1994.8月至今一直擔任中學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政治教研組組長,連續九年擔任班主任工作。長期擔任教研教改課題和中考研討會。多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和教學能手。2008年論文《多媒體輔助政治教學》獲印臺區遠程教育一等獎;2009《禮貌顯魅力》獲銅川市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優質課二等獎。研究方向:中學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