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參與型”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梁莉莉
(甘肅省蘭州市蘭化總校第一小學,甘肅 蘭州 730060 )
【摘 要】 隨著我國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學好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如何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會英語這一種強大的工具。本文通過“主體參與型”這種小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并取得理想的結(jié)果。
【關(guān)鍵詞】 主體參與型 小學英語 課堂討論 角色扮演 游戲 教學
目前,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掌握國際語言——英語顯得十分重要。學好英語,掌握英語是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心愿。但漢語的方塊詞和英語拼音文字又毫無借鑒作用,在英語教學中,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目前的當務(wù)之急。學生怕學英語,覺得英語難學,缺乏環(huán)境,缺乏興趣,恐講心理嚴重,究其原因,這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陷入了誤區(qū)。他們一味地重視詞匯學習,而把重要的整體語言訓練放到一邊。還有的學生則是死背課文。我認為,這種做法并非無效勞動,但確實是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償失,最后陷入不可拔的泥坑。
從以往的教學課題實驗到現(xiàn)在七年多的時間里,嘗試有效的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運用簡易、自然、有趣的表演進行課堂教學,形成了師生“同臺戲”的課堂教學特色,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大膽的開口說英語不怕出錯的好習慣。現(xiàn)將自己的一點心得與大家探討。
試想,小學每節(jié)課40分鐘,如果整節(jié)課教練習口語,采取由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那么每個學生只有一分鐘的練習機會,而且被提問的學生精神高度緊張,聽的學生時常感到乏味,因此總體練習效果不佳。相反, Pair Work 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分成“對子”或“小組”,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在Pair Work中學生要完成具體的學習任務(wù),為此,學生必須相互合作,每個學生應(yīng)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背景和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自覺練習五分鐘,就會增加每個學生的練習量,學生的心理負擔也能有所減輕。因此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Pair Work中教師的角色:
1.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負責組織和調(diào)動整個教學過程。2.幫助者,不時給學生以鼓勵和幫助。3.充當監(jiān)控者,聽幾組學生的討論,并記錄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活動后對語言錯誤及時糾正。4.活動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的討論會讓學生覺得他們與教師是平等的。
Pair Work的活動組織:
A.圍繞Pair Work進行的教學活動
1.學生匹配形式(即興小組,同桌活動,自由組合)。2.活動前的準備
教師與一個學生一起做示范,以便讓學生了解活動如何做。為了減少活動難度,教師可在黑板上寫出關(guān)鍵詞語或其他形式的提示。時間一般為3到5分鐘,并且告訴學生不要用母語交談。
B.Pair Work的常用活動形式
1.課堂討論。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握材料的精髓,選擇具有代表性、擴展性和生活性的話題,以便學生能在討論中充分運用所學知識,鍛煉語言交際能力。例如:在教授《My family》時, 設(shè)計以下問題讓學生討論:
a.Do you like your family? b.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c.Who are they?
d.What’s your mother/father?e.If you like it, what can you do? 學生可運用所學的英語詞匯,發(fā)揮想象,誘發(fā)主體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目的是使學生在正式的情景中使用恰當?shù)皿w的英語。例如在學習《Chinese Zodiac》時,讓小組創(chuàng)設(shè)情景(事先準備好不同的角色),扮演小動物,操練以下有關(guān)動物的交際用語:
a. How many animals in the Chinese Zodiac?b. Which animal begins the circle?c. 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d. Why do you like the animal best?e. What’s your mother’s favorite animal?
f. Do you think the dog has a friend?
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表演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教材中能用與扮演的材料很多,比如打電話、生人問路等。問題有難有易,程度高的學生可回答難的問題,并可陳述自己的觀點,程度低的學生可以回答簡單問題。這樣學生在這種模擬真實環(huán)境的活動中感到他們能用學到的語言去做事時,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積極性調(diào)動了起來,讓他們感到有話可說,有事可做,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自信心也增強了。
3.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利用或設(shè)計一些游戲進行語言教學,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和掌握英語。例如“This is……”結(jié)構(gòu):根據(jù)學生的好奇心設(shè)計一些猜物、找物的游戲。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們真正做到了人人開口,連平時一些膽小,內(nèi)向,沉默寡言的學生也敢于開口講英語,調(diào)動了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全體學生都能結(jié)合每單元的對話課,靈活運用各種句型,形式多樣,如購物、過生日、打電話、問季節(jié)等學生都能自行表演。在平時的教學中,一般采取自愿結(jié)合的方式,四人一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競賽,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設(shè)計,如問題搶答,接龍賽,倆倆小對話,可采用限時一分鐘,還有單詞句子的復述以及模仿創(chuàng)造表演,競賽自始而終,貫穿課堂,促進了課文教學。
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yīng)該把興趣帶進課堂,把方法教給學生,把“問”的權(quán)力交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練”的過程放給學生,加強口語訓練,達到聽清,說明,讀準,寫規(guī)范的目的,不出現(xiàn)“啞巴英語”和“文盲英語”,學了用得上,學了會交際,使學生人人都能感到“我行”、“我能”、“我是成功者”,身心俱益,從而把這種快樂的學習心態(tài)推廣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