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湖北省宣恩縣沙道溝鎮民族中學校園內,隨著課間操集合鈴聲響起,校園廣播開始播放土家擺手舞曲,全校1400余名師生踩著樂曲節拍,整齊地變換著舞蹈動作,挖地、撒種、插秧、挑水、紡棉花、織布、打粑粑等一系列動作,生動再現了土家人生產、生活的場景。據該校負責人介紹,土家擺手舞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集鍛煉、娛樂于一體,一直深受師生喜愛。
宣恩全縣共有13個民族,其中土家族占總人口的41.9%。如今,宣恩各中小學一改過去單一的大課間活動,擺手舞、滾龍蓮湘、腰鼓、土家民族舞等已逐漸成為課間操、體育課的必備,陽光體育運動因為融入了民族特色,受到廣泛喜愛。
高羅鄉板寮小學是一所村級小學,從2009年起,該校就根據實際情況選中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滾龍蓮湘著力打造。師生自制道具蓮湘,聘請當地有名的蓮湘傳承人到學校傳授基本動作、基本造型。學校再利用中午、下午、活動課等時間進行強化訓練,然后納入每天課間操必做項目傳承至今。校長徐仁江說:“滾龍蓮湘展示出土家人開朗、灑脫的精神。節奏熱烈、生動,形式活潑、歡快,每次看到蓮湘在師生手中上下翻飛,感覺整個校園充滿了活力。”
沙道溝鎮民族中學在充分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的同時,特別注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投資30余萬元興建了蹴球場、陀螺場、摔跤場,學校教師和學生堅持常年打造民族特色的陽光體育運動。經過多年的努力,2013年10月,該校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學校教師摔跤教練向守剛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體育先進個人”的稱號。椒園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譚嘉懿說:“以前課間操時間只做固定的廣播體操,現在學校增加了《直尕思得》的曲子,老師說‘直尕思得’是土家語,就是‘非常好’、‘要得’這類的意思,給我們編排了舞蹈動作,課間操時和全校同學一起跳,覺得很有意思。”
宣恩縣教育局副局長商克超說:“開展民族特色陽光體育運動,注重挖掘本土教材,各校自成特色,每位師生在‘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中成為民族文化的傳承人和民族精神的弘揚者,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