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能力,2025年9月29日,教科研中心語文教研員閆冬老師蒞臨指導六年級語文教研工作。活動以統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窮人》為課例,通過“現場課教學+專家深度診斷”的形式,為教師們搭建了實踐與研討的雙重平臺。

課堂展示:在細節中見真章
活動伊始,張焜老師執教《窮人》一課。她以“桑娜的內心世界”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句品讀、人物對話分析、環境描寫聯想等方法,層層遞進地走進文本。課堂中,張老師巧妙設計“角色代入朗讀”“矛盾點辯論”等環節,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究”,課堂氛圍活躍,學生思維碰撞頻繁。
專家點評:在反思中求突破
課后,閆冬老師結合課例展開深度指導。他首先肯定了張焜老師對文本的精準把握和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同時提出優化建議:我們設計教學任務要從文本出發,將課堂回歸“本真”,引導學生關注標點符號、重復詞句等細微處,挖掘人物心理的層次變化;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時代背景聯結,避免“為聯結而聯結”;針對學生的回答,采用“追問式評價”“對比式評價”,推動思維進階。閆老師還以《窮人》為例,現場示范設計教學環節,為六年級的教師們提供了可借鑒的操作路徑。
此次教研活動,不僅是一次教學技能的切磋,更是一場教育理念的碰撞。我校將以此次指導為契機,持續深化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在“細讀”中尋本質,在“深耕”中求實效,為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