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日,廣西百色市凌云縣鹽田鎮洪小學教室里,一堂別開生面的科學課悄然展開。孩子們正跟高途教師志愿者麻辣老師手拉手圍成一圈,緊張注視著手里的燈泡裝置,“猜猜我的手放上去,燈泡會不會亮?”老師輕聲問。老師手指輕觸金屬片的一瞬間——燈泡亮起,暖光照著每一張驚訝的小臉,“亮了!”歡呼聲中,科學的種子在童心中悄然種下。
(高途志愿者麻辣老師的趣味科學課)
(高途志愿者能量老師的實物實驗室)
(高途志愿者寶藏老師與孩子們)
這粒科學種子的落下,也標志著由北京高途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我AI科學課·希望工程鄉村教育賦能項目”在革命老區百色正式拉開了帷幕。項目旨在系統性回應國家對于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特別是加強科學教育的深切呼喚,通過“課程+師訓+物資”三位一體的支持模式,賦能鄉村科學教育,為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項目啟動儀式現場)
高途公益基金會依托高途教育的優質資源,選拔優秀志愿者講師,錄制科學實驗課程,確保鄉村師生可隨時隨地進行線上學習。項目同步配套內含20個趣味實驗的科學盒子,引導孩子們再動手實踐中深化理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項目為期三年,預計將捐贈上萬套科學盒子,持續為鄉村科學教育賦能。
(為項目學校學生捐贈科學盒子)
項目核心在于“造血”而非“輸血”。由東南大學自動化學員副教授、STEM實踐專家老師與高途教育志愿者講師共同組建成的送教下鄉專家團隊,深入縣域開展師資培訓,首階段為120名鄉村科學教師帶去前沿教育理念與實用教學方法,為當地培育可持續的科學教育火種。項目預計通過“線上+線下”雙線培訓方式賦能10000余名鄉村教師。預計2026年上半年,項目科學課將正式進入百色市凌云縣項目校課堂,實現科學教育常態化。
(鄉村教師培訓現場)
(高途志愿者大勝老師為鄉村教師培訓)
在本次項目啟動儀式上,高途教育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羅斌闡述了參與項目的初心。他表示:“教育本身就是自帶公益屬性的行業!备咄咀鳛榻逃萍计髽I,始終致力于通過科技力量促進教育均衡。高途擁有由數千名優秀教師組成的教研團隊,“名師出高途”不僅是口號,更是承諾。
(高途教育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羅斌分享)
高途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張浩首先表達了對各方支持的感謝。他指出高途公益基金會作為首都文化教育領域的新生力量,自設立之初便將目光聚焦于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稗r村地區的孩子們在獲取優質科學教育資源方面,往往面臨著比城市孩子更多的困難。” 此次捐贈,遠不止于物資和設備,更是“一份希望、一份夢想”,核心目標是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科學的陽光平等照耀每一個孩子。
(高途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張浩接受中國青基會黨委副書記張華贈送的捐贈牌)
中國青基會黨委副書記張華表示,少年兒童是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未來生力軍。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我AI科學課”公益活動,接觸新的科學知識,學習新的技能,啟迪內心希望的種子,爭當愛黨愛國、勤奮好學、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
積極順應STEM教育與國家創新人才培養戰略
放眼全球,STEM教育已成為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核心要素。9月21日,國際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我國同樣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提升至戰略高度。“我AI科學課”項目緊密結合STEM教育理念,注重動手實踐,不僅傳授知識,更著力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科學思維與創新能力。
深度融合“教育數字化”與“鄉村振興”戰略
國家持續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同時,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強調人才振興的關鍵作用,要求發展面向鄉村的現代教育。高途集團的“All with AI,Always AI“ 戰略與項目的“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正是教育數字化在公益領域的具體應用。未來將通過線上平臺提供持續的學習資源、教研支持和互動交流機會,打破地域限制,持續為鄉村科學教育賦能。
踐行五育并舉,點亮教育未來
作為首都文化教育領域的新興公益力量,北京高途公益基金會自2025年2月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教育資源欠發達地區,以推動教育均衡為使命,助力實現更加公平、更加優質的教育圖景。基金會已聯合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姚基金等優秀行業伙伴,共同構建“五育并舉”的公益項目矩陣,涵蓋了教師培訓、科學啟蒙、體育素養等多維度項目內容,持續關注鄉村教師發展與鄉村孩子綜合素養培育。未來高途公益基金會愿與各方攜手,持續為鄉村孩子們照亮更加廣闊的天地,為中國教育事業的公平與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孩子們對老師說的話)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