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晨曦掠過山巒,大山里的一天,從一道道聲音開始:雞鳴犬吠、流水潺潺、早市的叫賣、拖拉機的轟鳴……在鄉村校園里,上課鈴輕快的樂曲,學生們嘰嘰喳喳的嬉鬧,還有老師帶領下的瑯瑯讀書聲此起彼伏。
循著大山的聲音,一支由東風日產N7組成的公益車隊在今年初夏“滿電出發”,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公益項目也由此開啟2025年度的愛心旅程。
從5月到9月,“陽光關愛·i讀計劃”公益團隊跨越夏秋兩季,步履不停地深入鄉村一線,
先后走進福建南平、湖北隨州、貴州安順和廣東江門,開展四場鄉村閱讀推廣公益活動,捐建4間智能化閱讀室和4個愛心圖書角,年度新增超過15000冊圖書,并帶去多種類型的興趣課堂和教學物資。
2025年度“陽光關愛·i讀計劃”圓滿收官。
這場公益之旅在山川河流之間留下一個個亮眼的坐標,很多讓人欣喜的瞬間也隨之出現:置身煥然一新的閱讀室,學生們全情投入課堂,連下課鈴響了也不愿離開座位;曾經一有空就往操場瘋跑的孩子,開始流行起結伴“去逛閱讀室”;一些剛上架不久的熱門書籍,因被反復借閱已留下些許折痕。
書香無形無狀,但已隨著鄉間微風沁潤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當孩子們稚嫩的讀書聲此起彼伏地響起,公益樂章的動聽旋律便不斷流淌開來。
懷著對鄉村兒童閱讀推廣的共同關注,2019年,東風日產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南方周末聯合發起“陽光關愛·i讀計劃”,彼時所確定的一大核心舉措,即是通過捐建多媒體閱讀室,補齊鄉村小學閱讀的硬件短板。如今,在全國已有21間“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和4個愛心圖書角在持續運營中,累計超過7.3萬冊圖書和超過620節課程被送到鄉村孩子們的面前。
9月16日,全國第21間“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在廣東恩平牛江鎮中心小學正式啟用。
許多第一次參與活動的愛心志愿者,推開全新落成的“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大門后往往都會發出感嘆,并用手機攝像頭打卡閱讀室的各個角落。
經過項目組的改造,一間間原本普通的教室煥然一新。閱讀室內,藍黃相間的色調顯得清新敞亮,符合兒童人體工學特點的全新書架書柜與桌椅溫馨舒適,當然最引人注目的是分門別類的超過2000冊精選圖書,涵蓋文學、科技、歷史、地理等各類主題;還有配套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學白板等,這里成為書聲與笑聲響起的天地。
閱讀室里的書籍分類陳列。
閱讀室建成只是起點。如何讓閱讀室“活”起來,才是更為重要的命題。在2025年“陽光關愛·i讀計劃”落地活動現場,汽車課、詩詞課、繪本課、交通安全課、籃球課等一系列鄉村孩子大呼“好玩”的主題課堂,成為解題的切入點。
閱讀室內,孩子們趴在跑道邊,盯著小車模型歡呼;或是三五成群圍在桌前,小手飛快轉動迷你發動機。這些分貝超標的時刻,都發生在全新的“智能汽車第一課”和“日產筑夢課堂”上,熱門的智能技術以別樣形式走進了鄉村孩子的視野。
王強書記與湖北隨州隨縣淮河鎮小學的學生在汽車課上互動。
精心設計的課程內容、專業的講師配置、寓教于樂的實踐環節設置……都緊緊圍繞著一個目的:激發兒童對汽車工業乃至科技的興趣,并將興趣轉化為內在的動力。
更為關鍵的是,“觀察—思考—研究—實踐”的思維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教導他們不論是在課堂還是日常生活,無論是文化藝術、天文地理還是人文百科……只要保持好奇心和主動性,便有機會揭曉更多謎題的答案。
“日產筑夢課堂”在福建建甌市小橋鎮中心小學開展。
每一顆深埋泥土的種子,都有對枝繁葉茂、花香滿園的憧憬。公益車隊穿山越嶺,短期支教匆匆而過,但一節節課堂留下的啟迪還在延續。那些暖陽照耀著的閱讀室,也會一直向孩子們敞開懷抱。
隨著“東風日產陽光關愛閱讀室”的建成,琳瑯滿目的書籍成為孩子們觸手可及的新朋友。翻開一本本好書,他們可以看見大千世界,看見種種美好。翻開書只是起點,因此萌生的夢想和出發的勇氣更為可貴。
2025年,東風日產“陽光關愛·i讀計劃”在開展物資捐贈、公益授課之外,還特別為各地鄉村少年量身定制了系列體驗活動,讓他們走進書本,更跳出書本,在日常中收獲對世界鮮活的感知。
福建建甌的孩子著古裝體驗古代兒童生活。
兒童節前夕,在“朱子故里”福建建甌,鄉村孩子穿起古代服裝“穿越時空”,在溪畔吟誦、陌上放鳶、林間蹴鞠,沉浸式體驗古代兒童的生活。當文字躍出書頁變為切身所感,孩子們發現的不只是童趣,更是與千年文脈的奇妙共鳴。
貴州安順關嶺的孩子打卡“世界第一高橋”。
7月上旬,在貴州安順,被稱為“地球裂縫”的花江大峽谷上方,凌空架起625米高的“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當鄉村孩子駐足橋下仰望,所見證的不僅是漫長山路由此變坦途,更從這座矗立于家鄉的工程奇跡中,感受到“大國工程”的雄偉燃情。
陽光關愛過往幫扶學校的學生在廣州參觀科技展館。
暑假期間,在粵北瑤鄉,因飽覽陽光關愛閱讀室的科技書而愛上發明的小學生李均豪兄弟受邀奔赴廣州開啟科幻之旅。從“火星探險”到智能機器人,再到深入東風日產智能工廠體驗工業科技的神奇,萌生于心中的科技夢變得立體起來。也堅定了他回家后繼續從生活中尋找靈感,帶領小伙伴成為“發明家”的夢想。
正是在這些親身體驗的過程中,閱讀的意義才進一步顯現:不僅打開一扇通往遠方的窗,還提供一種更深刻的視角,去關注腳下的土地,從中汲取成長的能量,向著心中更好的自己邁出步伐。
再高的山巒,也無法阻擋童真的向往。“陽光關愛·i讀計劃”幫助鄉村少年敢于懷想未來、仰望星空。同時也鼓勵他們腳踏實地,記住成長的原點,在對家鄉的熱愛中收獲自信。唯有這樣,當有一天“此鄉”與“遠方”間不再是天塹,他們才能自信啟程,勇往直前。
“做一次、做一年公益活動并不難,但我們在公益道路上已堅持了十八年。”在今年的公益活動現場,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王強道出陽光關愛公益項目這一路走來的堅定,“東風日產愿做鄉村教育的‘擺渡人’,既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既傳遞知識,更播種希望。我們攜手一起,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閱讀點亮夢想,成為社會的棟梁。”
王強書記在福建站啟動儀式上致辭。
時間回到2008年,東風日產成立“陽光關愛基金會”,并逐漸將短期公益轉變為常態化的“陽光關愛”公益項目,“陽光關愛·i讀計劃”正是這一IP的延伸。十八年來,陽光關愛公益項目始終扎根鄉村教育一線,公益里程已超過11萬公里,先后走進全國18個省份,開展70站愛心公益活動,通過教師幫扶、捐資捐物、聯動社會機構及公眾等形式,源源不斷地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至鄉村地區,惠及超過105萬名師生。
由東風日產N7組成的公益車隊在路上。
跨越時間長河,公益舉措不斷推陳出新,但始終不變的是關懷鄉村兒童教育的初心。錨定所向、久久為功的背后,傳遞的正是企業將社會責任踐行到實處的不懈決心。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正是帶著關懷鄉村教育的公益初心,才會有更多個體成為“陽光關愛”的同路人。當車燈照亮鄉間夜色,當人與人心手相連,當無數腳步朝著同一個目標行進,下一次的“滿電出發”更值得期待。
(文章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