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由北京市豐臺區東高地青少年科技館組織的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太空種子種植小能手競賽終評圓滿結束,本屆競賽最終成績已全部確定。
本屆賽事在保留傳統6項種植競賽項目航紅櫻1號、太空五彩椒、觀賞瓜“白玩偶”、銀翅瓜B型、航彩櫻1號、航天蛋茄的基礎上,特別新增“瓜王挑戰賽”。該項目以太空南瓜“流星雨”為競賽對象,采用“排水法”測量南瓜體積,通過精準測算果實大小角逐“瓜王”稱號,既考驗學生的種植培育能力,也鍛煉科學測量與實踐應用思維,最終來自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的陳奕寧同學取得了該項賽事成立以來的首個“瓜王”稱號。
賽事以太空種子為載體,讓青少年在種植實踐中感受航天科技與農業融合的魅力,進一步激發科學探索熱情與勞動素養。
自今年3月上旬競賽啟動會召開以來,活動得到全市各區積極響應,共有17個區的579所學校、1.5萬余名學生踴躍報名參與。組委會結合去年各區參賽表現與今年報名實際情況,精準統籌資源,及時發放太空種子約1600份;同時為保障栽培質量,適時開展線上栽培技術指導,并針對性制作12個栽培技術短視頻,系統解決植物生長各階段的技術難點,為學生參賽提供專業支持。
截至9月初,本屆競賽已收到16個區提交的1595余篇學生小論文,其中栽培觀察與展示類975篇、栽培技術與科學試驗類620篇;此外,瓜王挑戰賽項目還收到75份視頻作品。所有作品累計覆蓋參賽學生約3600人。經評委團隊嚴謹初評與層層遴選,最終確定135篇優秀小論文脫穎而出,300余名學生入圍終評現場賽,為后續競賽環節奠定了良好基礎。
終評階段,競賽依據栽培品種規劃了7個展示答辯室。包括小學組的航紅櫻1號、太空五彩椒、觀賞瓜“白玩偶”;中學組則圍繞銀翅瓜B型、航彩櫻1號、航天蛋茄展開,每個組別還進一步分為栽培觀察與展示類、栽培技術與科學試驗類進行評審。今年的小學組賽場和瓜王挑戰賽賽場均設在溫室大棚,學生在此展示交流參賽成果,與周圍的航天育種植物形成呼應,構成了別具一格的賽場環境。
溫室大棚里的瓜王挑戰賽,從一開始就透著熱鬧的緊張感!參賽學生圍著自家的“流星雨南瓜”,時不時摸一摸果實,眼里滿是期待。測量時,大家更是全神貫注:有人屏住呼吸觀察水量,有人緊盯讀數,生怕差了一絲一毫。就在比賽接近尾聲、大家以為“瓜王”歸屬漸趨明朗時,黑馬選手突然出現,竟一躍超過了之前的第三名!等主持人宣布完排名,2025年首屆“瓜王”是來自北京市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的陳奕寧同學,他的流星雨南瓜體積實際達到了11.01立方分米,大家為他鼓掌喝彩。賽后,組委會現場為前三名的選手頒發獎杯。
市賽組委會針對蔬菜和花卉品種,邀請了育種專家、航天專家、農學專家,還包括來自高校、社會大課堂、博物館的教育專家、科普專家作為賽事評委,以體現太空種子競賽專業性和公平性。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全程盡責:認真組織簽到流程,逐一對師生信息細致核對,確保無任何疏漏;同時主動輔助參賽學生與評委推進評審工作,每一個環節都做到嚴謹細致。參賽學生則按照既定時間段分批進入各展示答辯室,他們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自信地向評委展示種植成果、分享實踐心得,流暢完成答辯交流,展現出良好的科學素養與表達能力。
市賽組委會在終評競賽現場環境布置上格外用心,力求營造良好氛圍:不僅設置了供集體合影的大背景墻,還準備了融入航天育種元素的個性相框,獨特設計吸引不少參賽學生駐足拍照留影,定格參賽記憶。同時,組委會同步開通照片直播功能,賽場外的其他學生、輔導員及家長可通過直播,實時了解評審進展,清晰捕捉展示答辯中的每一個精彩瞬間,讓未能到場的相關人員也能深度參與到賽事中,共享競賽的熱烈氛圍。
第十二屆北京市中小學生太空種子種植小能手競賽終評圓滿落幕,離不開多方鼎力支持。衷心感謝神舟綠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專業技術指導到賽事策劃與落地實施,全程專業高效,為賽事保駕護航;也感謝首都醫科大學團委志愿者團隊,以熱情細致的服務保障終評有序推進。“少年航天夢,種子伴我行”,愿這場與太空種子的實踐之旅,成為同學們探索科學的起點,未來繼續與種子共成長,在航天科技與農業實踐的融合中綻放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