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于2018年設立,節日時間為每年“秋分”。為讓同學們感受秋天的收獲、感受豐收的美好、致敬勞動者,2025年9月22日,東四九條小學開展“又是一年豐收季”主題升旗儀式。
本次升旗儀式由學校四(2)中隊負責,升旗儀式主持人為張若曦、王子珩;升旗手為靳南熏、趙羿涵;國旗下講話的隊員是陳玉陽和魯昕莀。
伴隨著莊嚴的國歌聲,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師生肅立敬禮,目光中滿是對祖國的崇敬與熱愛。
升旗儀式后,四(2)中隊的陳玉陽和魯昕莀進行了國旗下講話,他們以“勞動是最美的豐收”為題,進行介紹。
首先,他們介紹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起源與設立,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是對“二十四節氣”這一古人智慧結晶的致敬與傳承,也體現了當代人順應自然規律、秉持可持續生態發展觀的理念。
講話中還提到,“農民豐收節”不僅有當代意義,文化傳承意味也十分濃厚。它有著強烈的儀式感,春種秋收,金秋時節的碩果累累,最能體現豐收的喜悅,更是傳統文化有機融入現代生活的契機。
同時,隊員們致敬了辛勤的農民伯伯和勇于創新的農業科技工作者,特別緬懷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
袁隆平爺爺開創雜交水稻技術體系,使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水稻雜種優勢大面積應用的國家,累計增產糧食超6000億公斤,為我國糧食安全作出奠基性貢獻。
旗下講話最后,他們呼吁大家思考自己的收獲,無論是跑步成績提高、跳繩數量增加,還是學會一道數學題,都應從當下開始,為自己設立目標,高標準、嚴要求去執行,在這豐收的季節收獲屬于自己的喜悅。
最后,大隊輔導員張老師結合課間紀律、晨午檢等情況對全校同學提出要求和希望。
此次升旗儀式,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勞動與豐收的緊密聯系,激發了大家對勞動的尊重和對收獲的向往,也進一步增強了同學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鼓勵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中用努力耕耘屬于自己的“豐收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