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骨干教師工作坊主持人陳俠老師依據《朝陽區骨干教師培訓方案》,堅持問題導向、任務導向、發展導向,以“教學關鍵問題”為抓手,以“五個一”任務為驅動,以促進區級骨干教師能力提升為目標,帶領全體成員研制了研修工作框架和流程。一年來積極開展各類研訓活動,有效推動了我區生物骨干教師的專業發展。
問題導向,靶向攻堅
生物骨干教師工作坊立足課改要求與教學痛點,聚焦核心素養落地難題,凝練了五大攻關方向的教學關鍵問題,分別是:教學單元的系統規劃、素養發展的形成性評價,高階思維的培養策略,跨學科實踐的實施路徑,高效學習的情境選擇與活動設計。依據攻關方向將生物骨干教師劃分成六個小組,各組成員將主問題細化為個性化子問題,形成了精準研究矩陣。
理論筑基,專業賦能
為了提升研究過程的科學性和深入性,工作坊特邀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生物教研室主任荊林海老師作“新時期骨干教師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專題報告,聘請北京教育學院胡玉華教授開展了“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單元教學設計”主題的深度培訓,構建了“理論指導-實踐轉化”雙向通道,拓展了教師研究的視角,夯實了教師研訓根基。
過程管控,動態優化
工作坊建立“雙線并進”實施機制:定期組織階段成果交流,聘請專家持續跟蹤指導;推行“研教融合”工作模式,將問題研究嵌入日常教學,通過行動研究實現經驗迭代與方法創新,幫助骨干教師梳理研究經驗、改進研究方法、共建共享研究成果。
課堂驗證,提煉策略
為了評估關鍵問題解決的效果,遴選典型課例開展實證研究,陳經綸中學董秋平老師(初中組)以“呼吸作用”為題目,展示了如何促進概念自主構建實踐課;人大附中朝陽學校李京偉老師(高中組)以“蛋白質工程”為課題,展示了如何發展高中學生的技術與工程思維實踐課。
在老師們深度研討交流課例的基礎上,工作坊主持人陳俠老師、八十中特級教師趙越、北京中學生物教研組長劉立波、朝陽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劉穎老師分別圍繞“教師的概念理解與學生的概念構建關系”“基于概念構建的目標定位和活動設計”“生命觀念的理解和課堂轉化”以及“技術與工程思維的課堂實踐效果及改進建議”進行了深度的總結和點評,由此構建了“課例展示-多維評議-策略提煉”的成果轉化范式。
中學生物骨干教師工作坊以項目實施方案的“五個一”成果建設為抓手,下一步將持續推動經驗體系化與成果可視化。重點開展教學案例整理、教學論文撰寫、研究報告提煉等專項指導和研究,并進行區域化推廣,著力構建可持續的教師發展生態,引領青年教師和新任教師發展與成長,踐行教師發展學院“學術引領、專業賦能”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