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與學習方法
拜泉一中 潘麗艷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教材結構到教材內容上都大不相同,因此這就決定了我們對高中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和方法的不同。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指導。但有相當數(shù)量的老師對學習方法的理解上存在偏差,重視得不夠。為了讓學生在各級各類的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老師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忽略學習方法的指導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學生由于在學校沒有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到了工作崗位以后,不會繼續(xù)學習,不能掌握現(xiàn)代知識,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給工作和個人的繼續(xù)發(fā)展都造成了損失與影響。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教師應該對學法指導有足夠的明確的認識。
一、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研究:
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是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也是我校“三主和諧”中“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與表現(xiàn)。教學是一個特殊的認識活動與過程,學生是這一活動與過程的主體,因此能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是教學活動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如果學生沒有學會學習方法,只被動地聽老師的講授,其主體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學的效果就不會很大。教師應明確教學方法本身就包括教法與學法兩個方面。只有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是完成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的唯一方法。毛澤東曾經說:“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教學也一樣,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使學生從無知的此岸到有知的彼岸,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導學生如何從無知的此岸到達有知的彼岸的方法。當然,我們強調學習方法的重要,并不是忽視或忽略教法,實際上好的教法也是一種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示范,好的教法有助于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實際上教法與學法是有機統(tǒng)一的,二者相輔相成。在教學實踐中教法與學法應同步進行,這才符合現(xiàn)代教育規(guī)律。應明確教師教給學生最寶貴的東西是學習的方法。世上的知識浩如煙海,沒有窮盡,特別在這個知識與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是如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是永遠教不完的,學生也學不完。教師最好的辦法和最重要的責任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師應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教給學生”,而不是滿足于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英國教育家洛克指出,導師應該記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部交給學生,而是使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使學生采用正當?shù)姆椒ㄈデ笾ジ倪M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教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對學生學習方法予以指導,教師應把學習方法的指導當作自己光榮的義務和責任。
二、學習方法指導的基本內容
1、課前準備方法指導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老師上課前要備課,同樣地作為學生,上課前也要作相應的準備。學生課前準備的好與壞,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嚴格要求和具體的指導。
現(xiàn)在的不少學生,沒有在思想上重視思想政治課的課前準備工作。那么教師首先就要讓學生明確課前準備的重要性。課前準備是學生聽好課的基礎,就如教師備好課對上好課至關重要一樣。
一般說來,課前準備包括思想準備、物質準備、知識準備等幾方面,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同的課型課前準備不一樣。如學習新課與復習課、新課與討論課的課前準備就大不相同。相應的,教師就要根據(jù)不同課型給學生作具體的課前準備指導。學生課前準備的好與壞,主要取決于教師的嚴格要求和具體的指導。為了使預習取得實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預習的具體要求:
⑴ 指出預習范圍和重點,提出預習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
⑵ 要求學生通過教材預習,掃除文字和語言障礙。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⑶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邊讀、邊思、邊劃、邊記。即要求學生在閱讀教材的時候,要一邊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特別是在新舊知識銜接的地方或新知識關鍵的地方去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起學習的興趣;同時要一邊看書一邊劃出重點與難點,以便學生在上課時留意,從而把握重點,解決難點;另外,學生在看書的過程中,有所感受或有疑難時應用筆把它記下來,以便上課時予以解決。
為了保證學生預習的效果,教師應予以必要的督促與檢查。另外,學生除了搞好知識的準備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搞好物質準備和思想準備,如要求學生上課帶好教材、筆記本、文具及其他的資料,要求學生以積極的認真的態(tài)度、充沛的精力、積極的精神狀態(tài)上好每一節(jié)課。
2、聽課方法的指導
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與學生都要重視聽課,同時教師加強學生的聽課指導,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和質量。應要求和幫助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課。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課是保證質量的主要條件。只有集中精力、專心聽課,學生才可能跟上教師的進度,聽清老師講的什么、問的什么、在黑板上寫的什么,并且抓住重點,解決難點,進而從老師的講課中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聽課的質量。只有集中精力、專心聽課,才能作好筆記,為課后的作業(yè)和復習打下基礎。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應讓學生明確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課是保證學習質量的主要條件。
注意聽思記的方法。學生只注意聽思記還不夠,還應該注意聽、思、記的方法。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仔細聽、仔細記,但還應注意方法和技巧。聽:主要應仔細老師對重要問題的講解分析、自己在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的答案、重要的名詞和概念、作業(yè)的題目和具體要求等。思:要跟隨老師講課的思路去思考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思考那些重要的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問題、容易混淆以及易引起爭議的問題。記:記主要是記下大小標題和教師講課的思路線索,重要的名詞、觀點、事例、關鍵性和總結性的內容,還有自己沒有完全聽懂的疑難問題等。筆記一定要主次分明,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切忌主次不分,雜亂無章,也不要貪多求全,一字不落。
3、作業(yè)方法的指導
作業(yè)方法的指導應該成為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的重要內容。在平時的作業(yè)訓練中,逐步讓學生掌握作業(yè)的方法,并在此過程中訓練學生思維,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力特別是解題能力得以提高,在考試中得到一個好成績,而且可以有效的鞏固復習作業(yè)中所涉及的知識。作業(yè)方法的指導包括選擇題的指導、簡答題的指導、分析說明題的指導等。
4、復習應考方法指導
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復習應考,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考試始終是衡量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質量的依據(jù),至少是依據(jù)之一。相應地復習應考就是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理應對學生復習應考做相應的方法指導。
具體說到復習應考,包括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根據(jù)考試的不同,復習應考的方式和復習的范圍也就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是共同的努力地讓考生知道考試的范圍,有針對性的采取復習方法。
5、考試、練習答題方法指導
既然說考試始終是衡量學生學習和老師教學質量的依據(jù),至少是依據(jù)之一。那么對學生進行考試答題方法指導以使學生在考試中考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成績就是無可厚非的了,甚至是非常有必要的了,讓學生考出一個令各方面都滿意的成績,有何不可呢?
學生要想在考試中考出好成績,首先離不開平時的系統(tǒng)學習和訓練,只有在平時認認真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才可能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這就與我們在前面論述的密切相關的了。
離不開考前系統(tǒng)的復習,在平時的學習里,我們所學的知識比較分散,沒有系統(tǒng)性。只有通過系統(tǒng)的考前復習,將知識系統(tǒng)化,將考點具體化,對考試題型熟悉,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可能在考試時沉著、冷靜的完成所有的題目,考出好的成績來。
在考試中臨場發(fā)揮的好壞跟考試成績直接相關,之間是一個正比例的關系。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平時學習很好的同學在關鍵性的考試里發(fā)揮失常,敗走滑鐵盧的故事。這實際上就是考試里的臨場發(fā)揮不好的表現(xiàn)。而要想在考試中有穩(wěn)定的甚至是超常的發(fā)揮,首先就要求有一個較好的心理素質,這離不開教師平時的指導。其次要掌握答題的一些具體方法,這與平時的積累有關系,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再次還應靈活運用一些答題技巧,一般有按照先易后難的答題順序進行答題等技巧。在學習當中,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的向學生傳授這類方法與技巧,訓練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考試里,發(fā)揮正常或有超常的發(fā)揮。
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得。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的指導。世上的知識浩如煙海,沒有窮盡,特別在這個知識與信息爆炸的時代更是如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是永遠教不完的,學生也學不完。教師最好的辦法和最重要的責任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傳授,避免學生由于在學校沒有學會學習知識的方法,到了工作崗位以后,不會繼續(xù)學習,不能掌握現(xiàn)代知識,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給工作和個人的繼續(xù)發(fā)展造成損失。
當然,學習方法雖有特殊性,但也有普遍性,任何一個學科都應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同時一門學科的學習方法可以為其他學科所借鑒。因此,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不是任何單一學科的任務,而應是所有學科的教師共同努力的目標。與此同時要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學習方法,除了教師本身的努力,學生也可以發(fā)揮主動性,總結出一些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