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品牌維護戰略,指的是教育單位為獲得社會忠誠而努力保護產品形象和聲譽,維系教育品牌的感知度,這種戰略是以質量導向型人員為目標市場;
維護教育品牌,就必須追加教育品牌成本、實施品牌推廣戰略。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影響力以及發展潛力是決定品牌的價值標準。
品牌維護戰略適合于品牌資產原本已相當高的項目。這些項目通常以高價位出售,主要以質量導向型市場為目標。當市場轉入低迷時,由于購買力的減弱,人們普遍傾向放棄對質量的高要求。此時這類品牌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滿足低層次學員的需求似乎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如果它們以更低層次的消費群體為目標,那么顧客會降低對品牌感知度和美譽度的評價,從而使品牌資產受損。那么該如何應對呢?市場低迷并不意味著質量導向型顧客就完全不存在了。無論社會環境變得多差,這類顧客群還是有的,只不過市場容量不如從前而已。鐘情高品質產品的顧客通常會沿襲舊有的消費習慣,對購買低品質的產品存在抵觸心理。所以,在低迷市場中,這些高質量項目仍然以那些質量導向型顧客為目標市場,并盡力維護現有質量,其效果或許更好。
教育單位品牌維護戰略的意義
教育單位千辛萬苦創出特色名牌之后,仍不能松懈,而要對名牌進行精心的呵護,否則名牌會很快衰落,消失在洶涌澎湃的商潮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教育單位自己倒牌子。教育單位創出名牌之后,不思進取、缺乏創新,導致自己的品牌逐漸失寵于市場。一是單位領導不注意對自己的名牌進行保護,讓別人鉆空子。名牌蘊含著巨大的利益,很多人對之虎視眈眈,想盡辦法從中謀取利益,如搶注名牌商標,仿冒名牌商標,生產假冒名牌產品等,其結果是破壞了名牌的聲譽。因此,創出名牌的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名牌的維護,并制訂和實施名牌維護戰略以確保名牌經久不衰、青春永駐。根據對導致名牌衰落原因的分析,名牌維護戰略應當是強化經營管理,不斷創新,為名牌提供堅實的基礎,并運用法律武器和其他手段保護名牌不受侵害。
實施品牌維護的內容
品牌發展經過形成期與成長期后,就進入了成熟期或曰知名期,亦即品牌業己發展成為國家級、國際級乃至世界級的著名或馳名品牌。相應地,這一階段教育單位應采取的品牌發展戰略即為維護戰略。品牌維護應包括自我維護、法律維護和經營維護。
1.品牌發展的自我維護。
品牌的自我維護手段主要滲透在品牌設計、注冊、宣傳、內部管理以及打假等各項品牌運營活動中。在品牌的設計、注冊與宣傳中滲透品牌的自我維護思想,這是在品牌創立階段就應考慮的。因此,在我們所定義的品牌維護階段,可以將品牌發展的自我維護定義為“企業自身不斷完善和優化產品,以及防偽打假和品牌秘密保護措施”,具體包括產品質量戰略、技術創新戰略、防偽打假戰略與品牌秘密保護戰略。
2.品牌發展的法律維護。
品牌的法律維護包括商標權的及時獲得、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證明商標與原產地名稱的法律保護、以及品牌受窘時的反保護。“原產地名稱的法律保護”也有類似情況。而“品牌受窘時的反保護”不僅因企業和產品不同而措施各異, 而且使用的法律條款繁多。因此,將法律維護定義為主要通過商標的注冊和馳名商標的申請來對品牌進行保護。
加強品牌商標的注冊工作,使品牌獲得法律保護,這是保護品牌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根據“注冊在先”的原則,任何創品牌的企業都必須及時注冊自己的商標, 切勿等產品出名之后再行注冊,以免被他人搶注。隨著世界市場的進一步一體化,商標不僅應在國內更應在國外及時注冊,以使中國企業的名牌產品順利銷往國外, 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為了防止假冒與侵權,企業還應在同類產品中將與自己產品商標相近似的文字、圖形進行注冊。如,娃哈哈集團公司除把娃哈哈在商標類別上全部注冊占有外,還申請注冊了與之在圖形、文字及讀音上相近的“娃娃哈”、“哈娃哈”、“娃哈娃”、“哈哈娃”等一系列防護性商標,來保護自己的品牌。注冊的同時還應注意商標的管理工作,特別是加強對商標標識的印刷、保留、使用和專用權保護等方面的管理。一經發現他人申請的商標與自己注冊的商標相同或相似時,應及時提出異議,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品牌。
由于目前多數國家在國內知識產權立法中對《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第六條之二“對馳名商標的特別保護”內容加以確認,因此,符合條件的著名品牌應及時申請馳名商標。以使品牌得到更廣泛的保護。
3.教育品牌發展的經營維護。
教育品牌發展進入成熟期后,不僅要通過自我維護使產品得到不斷更新以維持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采取法律維護以確保使著名品牌不受任何形式的侵犯,更應該采用經營維護手段使著名品牌作為一種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品牌的經營維護就是教育單位在具體的營銷活動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維護品牌形象、保護品牌市場地位的行動,主要包括順應市場變化,迎合消費者需求;保護產品質量,維護品牌形象,以及品牌的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