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整日在洪樓校區里學習和生活,日久生情的緣故,在山東大學位于濟南的五個校區之中,我覺得最美的、最喜歡的,就是洪樓。洪樓一年四季都是大美人,春夏秋冬,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美法。而這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秋天洪樓的景色。
時至深秋,淅淅瀝瀝的秋雨一下就是三四天。陰沉沉的天空下,綿綿秋雨伴著瑟瑟的秋風一同襲來,那種徹骨的陰冷的感覺透過皮膚直達心底,讓人的情緒都難免蒙上一層陰霾。所以,周六早上發現雨停了,我就趕緊起床,準備出去曬曬太陽。我穿戴好、下樓、過橋、低頭快步穿過15號樓的背陰面,和之前的每天一樣。可當我轉過彎后抬起頭——突然,我屏住了呼吸——原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校園,好像換了個樣子。
一場蕭瑟的秋風秋雨席卷而過之后,校園里四處都是落葉。操場上的落葉顯然已經被打掃過,規則地堆在跑道外側,有年老的夫婦互相攙扶著在跑道上緩緩地散步,時而低頭交流著些什么,然后相視一笑。在他們身后,間或有零星的幾片落葉打著旋兒飄下,無聲息地墜落在跑道上,與斑駁的陽光、老人佝僂的背影交織在一起,莫名地就讓人心里感到溫馨。一旁的草地上,學生們笑著追逐打鬧,細碎的陽光投射在他們盛滿微笑的臉上。抬眼望去,不遠處的洪樓教堂在秋雨的洗刷下如同換了新裝,亭亭地立在湛藍的天空下,明亮了許多,也柔和了許多,不再讓人覺得那么神圣嚴肅而不可靠近。
我就這樣行走在深秋雨后初晴的校園里,走著、看著、感受著。外院前的小樹林里,落葉堆積了厚厚的一層,你甚至都無法分辨前方到底是小路還是原本就是樹林的一部分。鳥兒們倒是十分悠閑,從一棵樹上跳到另一棵,唧唧喳喳地討論著些什么,人來了也不避,就那樣擦著你的身側斜斜地飛過去。經常出沒在校園里的那只流浪貓也出來曬太陽,搖著尾巴,左看看右看看。站在中心的花壇下仰起頭,樹杈間透過幾束明媚的陽光,我閉著眼睛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輕柔與溫暖,心中感到異常地歡喜。
圖書館前則像是一副五彩斑斕的油彩畫。雖然已是深秋,可是那些來自天南海北的植物卻依舊呈現著不同的色彩。有的葉子已經變成了濃得化不開的紫,有的是如楓葉一般的火紅,有的是橙黃,有的是微黃,有的是黃綠交加,還有一些完全仍是綠色。它們落在地上,混合出奇妙的效果,像是小孩子的涂鴉,明快又鮮亮,讓人走在上面都忍不住會跳動起來。走出去幾步之后再回頭看,清明高遠的藍天下,高低錯落的的樹木五彩斑斕,掩映著其后青磚紅瓦的古樸建筑,有一種奇異的和諧感,時空仿佛都凝固在了那一刻。
這便是秋天的洪樓,是實實在在存在于我們身邊卻又像是從畫中走出的美景。其他的校園也美,但美的和洪樓不一樣。中心校區也有操場,也有小樹林,也有林蔭道,秋日的午后,走在去圖書館的路上,還可以聞到空氣中漂浮著的若有若無的桂花香氣。但是,新校更有彰顯氣派的校門,有“集大家之大成”的大成廣場,有“致千里之奇士,總百家之偉說”的稷下廣場,有設計科學分區合理的知新樓,它們好像時刻都在提醒著大家,這里是一所現代化的綜合性大學,是神圣的知識殿堂,讓每個身處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就生出了一層敬畏。但洪樓卻和它不一樣,晨練的老人、上體育課的中學生、嬉戲的小孩兒和我們這些大學生同時存在,卻不讓人感到突兀。更像是大家的公園,你可以隨腳踏入、盡情欣賞,自由地呼吸這里的空氣,感覺不到任何距離。我想,這應該是比美景本身更吸引人的特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