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新東城”成立一年多以來,東城區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優質教師隊伍,加大干部教師培養、交流力度,健全師德建設和專業化發展的長效機制,推進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建設以及“621”骨干教師引領工程,發揮名師、名校長輻射作用,推動優質人力資源共享。
目前,東城區已構建了由特級教師到骨干教師組成的千余人較為完善的骨干隊伍層級帶動網絡體系,還啟動了數十名教育家培養計劃、百名優秀干部教師留學計劃、千名骨干教師提升計劃、萬名教師全員輪訓計劃。東城區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教師教育示范基地”和“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實驗基地”榮譽稱號,這在北京市是唯一的。
一支由47名特級教師、36名市級學科帶頭人、181名市級骨干教師、88名區級學科帶頭人、889名區級骨干教師、174名區級青年骨干教師組成的優秀教師隊伍是怎樣煉成的?記者從12月1日、2日舉辦的“辦優質教育,創特色品牌——北京市東城區五中分校、文匯中學初中辦學實踐研討會”中找到了答案。
會上,北京五中分校校長楊春林、文匯中學校長王桃桃的發言《追求精致的教育,成就每一位學生》、《文匯人做教育——激情、智慧、創新》,讓與會者感受到了兩所年輕的初中校在短短十余年內,因為校長先進的辦學理念引領,在教育教學路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全面、基礎、發展”,北京五中分校從建校之日起,就提出了明確的育人目標。多年來,學校在幾代校長尤其是現任校長楊春林的帶領下,堅持德育是基石,課程是核心,科技教育是延展,踏實而不浮躁地切實推進素質教育,致力于培養具有正氣,志氣、朝氣、大氣、靈氣、書卷氣的優秀少年,成就每一個孩子。學校強調鍛造“為人為學的骨氣和志氣”這個做人的基礎,堅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的有干勁、學的有方向、學的有追求。學校還注重在基礎之上的拓展和延伸,發展孩子的個性特長,注重開發孩子們的潛質,強調創造力的培養,讓孩子既能夠自律,又同時具有創造性思維的頭腦。此外,學校還構建起符合學生特點的整體課程框架,打開學生的思路,不封閉學生的思想。
保持著對教育的激情,凝聚智慧,不斷創新,致力于打造由師德高尚的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的奮斗精神、不怕困難的攻堅精神、創一流業績的進取精神,這是文匯人對全體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文匯精神”。為了建設高效的課堂,探究有效的教學方法,把教育的每一項普通的工作做到最好,學校多年來一直探索“分類推進、分層次指導”的教學模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的全面育人、整體優秀的三大辦學特色。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志向高遠、基礎扎實、全面發展、個性優良’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優秀品德,讓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學習能力,讓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王桃桃向與會者介紹。
今年9月,東城區啟動“教育家成長工程”,并以“時代呼喚教育家”為主題舉辦論壇,努力推進一線校長、教師走近教育家、最終成為教育家的進程。
“到2015年,東城將造就15名左右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教育家式的校長和30名左右在北京市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名師。”東城區教委主任馮洪榮在會上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