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5月,東昌府區政府投入近2億元的聊城七中改擴建項目投入使用,全校師生喜遷“新居”。2017年秋季,該校小學部如期招生,一座嶄新的九年一貫制學校由此邁上了更加壯麗的新征程。
“咬定”課堂不放松
“現在每節課的導學案都能指引我自行學習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且標注出了重點和難點,它不僅提高了我的自學能力,還讓我養成了預習、復習的好習慣,導學案可真是我的學習好助手!”談起升入初中后的感受,初一學生王若溪這樣說。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為了更全面準確地掌握教情、學情,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的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扎扎實實向課堂教學40分鐘要質量,聊城七中以“輕負高質”為目標,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牛鼻子,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延伸三個方面入手,狠抓教學常規的落實,著力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持續深化“有效教研”,重點推進“有效教學”。老師們備課通讀課標,讀透文本,一絲不茍;上課組織到位,彰顯個性,融會貫通;作業批改認真,反饋及時;對待學困生用心關注,倍加呵護,家校聯動,不離不棄。
“2018年開始實行的導學案是我校教師智慧與辛勤勞動的結晶,通過由導助學、由學助練、由練鞏固三個環節,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做到課堂知識當堂練,課后延伸及時鞏固。實行至今效果良好。”聊城七中副校長宋慶飛介紹說。

社團活動添動力
聊城七中改擴建后,學校變大了,變美了。隨著各種功能用房的相繼投入使用,該校的社團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精忠少年”武術社團、“春之聲”合唱團、“七彩琴音”口風琴社團、“剪之韻”剪紙社團、“陽光英語”英語社團和“文藩社”語文社團……豐富的課余生活為學生的自主發展、發揮特長和自我展示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該校小學部2018和2019連續兩年報送文藝節目參演東昌府區教育系統春節聯歡會并獲得一致好評;2018年5月份,該校在東昌府區舉辦的“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演講比賽和“國學小名士”經典誦讀活動中分獲二等獎和一等獎;“繩之舞”跳繩社團則在東昌府區中小學比賽中榮獲男子單搖第一名和團體第二名的佳績。

家校齊心助成長
《家校聯系手冊》學生們人手一本,每周的學生學習生活表現由教師和家長溝通交流后記錄在冊,把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學習和生活的全過程,變空洞說教為感性生動的校本教材,讓學校和家庭實現“無縫隙”鏈接。
作為山東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聊城七中不斷創新家校合作形式,鞏固家校合作成果,實現家校齊心助成長。他們堅持每月一次的“家長上講堂”活動,挑選優秀家長結合自身實際自選課題來自己孩子班級講課,通過角色互換,在增進彼此感情的同時也帶給孩子們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同時,由學校宣傳中心主辦的“智慧家長”欄目,每周定時推送在該校微信公眾號上,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營造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
“乘著東昌府區委區政府打造冀魯豫教育強區名城的強勁東風,我們將不忘初心,繼續驅動學校和教師發展的精神引擎,進一步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教學質量,為打造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優質品牌學校而努力!”聊城七中校長許宗珺最后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