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縣南陽鎮位于微山湖北部腹地,包含大小83個自然島嶼,建閘村位于其中一個總面積僅有0.9平方公里的小島上。1989年,年僅20歲的文繼華來到建閘村小學任教,至今堅守了28年。
建閘小學原本有6名代課教師,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老師們都陸續離開,只剩下文繼華一人。他既是校長,也是孩子們的語文老師、數學老師、體育老師……
湖區漁民生活較為貧困,很多家庭供孩子讀書都很困難,還有很多父母認為學習沒用。為了使湖區的孩子不失學,文繼華走遍了南陽鎮的每家每戶,做孩子父母的思想工作。受他的感染,很多讓孩子輟學或不打算讓孩子繼續學習的家庭都改變了想法。
學校的學生大多住在另外的小島上,父母又在外打工,接送不便。怕孩子耽誤課程,文繼華每天劃著小船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到了冬天,湖面上結了厚厚的冰,文繼華的妻子在前面刨冰開路,文繼華在后面開船,夫妻二人一起打通孩子們上學放學的順暢之路。這樣劃船來回,文繼華堅持了28年。
幾年前,文繼華的妻子得了腎病綜合癥,工作日里他常常要妻子忍病堅持,等到周六才能開船帶她就醫。2012年清明節前,妻子突發疾病,文繼華開船帶著妻子趕去南陽鎮治療,沒走到一半,船突然熄了火。返回村里換了一條船,又壞了,最后不得不向朋友再借一條船才到達醫院。看著躺在船上疼得不能動彈的妻子,文繼華心里既惱火又愧疚。
家人、朋友都勸過他離開,上大學的兒子也勸他離開。文繼華說,自己不是沒想過離開,但思前想后,最后還是選擇了堅守。“不能讓孩子們一代又一代留在孤島上。孩子們要想改變現狀、走出湖區,唯一的辦法就是好好學習,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在愛人下崗又患病、生活負擔較重的情況下,文繼華多次慷慨解囊,從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錢來資助困難學生。1993年秋,南陽湖遭遇到了50年來最嚴重的先旱后澇的自然災害,漁民們幾乎“顆粒無收”,一些孩子面臨輟學。學生姚元浩、孫冰鋒、田震紛紛提出要退學,文繼華不忍心看著他們就這么輟學,拿出1000多元錢資助,讓他們順利完成學業。2000年至今,他共資助學生8000多元。近年來,他培養的學生一批批走出孤島、考上大學,其中建閘村有6人考上大學本科,4人考上研究生。
這些年,文繼華自己也沒有放棄學習。工作之余,他把時間用在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上,并于1997年考上金鄉師范,通過學習深造,成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島上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為了能使學生們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他經常劃著小船到鎮政府翻閱報紙,回到學校再講給學生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