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王浩)22日下午,來自全國的武漢大學詩人校友會聚櫻頂圖書館,共同見證詩集《珞珈詩派2017》首發。該書收錄了“老中青”三代60余位珞珈詩人創作的300余首作品。
首發現場,武大校長竇賢康致辭說,1983年興起的武大櫻花詩賽,發展到現在,已成為全國高校詩歌創作的佳話,他本人加了兩個微信群,一個是“珞珈儒商”,另一個就是“珞珈詩派”。
武大校友、《詩刊》副主編李少君表示,珞珈山是詩意的發源地,詩情的發生地,詩人的出生地。“武大的風景本身就充滿詩情畫意,也很適合詩人去思考、冥想、悠游和創作。因此,武大的詩歌傳統一直傳承下來。”
1950年代至1980年代,韋其麟、曉雪、王家新、方方、陳應松、林白等一批優秀詩人在珞珈山上寫詩,見證了一個詩意勃興的時代。后來又有吳曉、黎衡、李浩、朱赫等詩人受到文壇關注。一年一度的櫻花詩賽,更成為一次全國高校詩歌愛好者的盛會。
李少君說,文學流派的出現,往往是時代特色的重要體現,歷史上有“江西詩派”“公安派”“桐城派”等流派,而“珞珈詩派”不僅是一種傳統,還代表一種精神。
首發式上,還頒發了“珞珈詩派2017年度校園詩人獎”,獲得者為武漢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許仁浩。此獎一年一度頒給在校學生,鼓勵珞珈詩歌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