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映黨徽
順義區龍灣屯鎮中心小學 王自瑞
三十年前,我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美好憧憬走上了三尺講臺,三十多年里,我親身參與了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作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默默無聞的鄉村教師,我用自己全部的光和熱為黨徽增輝、為黨旗添彩。
我出生在京郊順義,龍灣屯鎮,那里是北京的革命老區,焦莊戶人民英勇抗擊敵人的故事伴我長大,蜿蜒曲折的地道遺址是我和小伙伴兒游戲的場所。記得小時上學的教室是一座破舊的古廟,木板土墩是課桌椅,墻上的青灰是黑板。百姓滿意了,是共產黨讓咱農家的孩子都有書念了。朗朗的讀書聲中,望著老師那儒雅的身影想:什么時候我也能當上一名教師呢?
七十年代,我真的當上了光榮的人民教師時,一排排嶄新的教室代替了古廟。前后玻璃窗通風又透光,“純實木兒”的條桌條凳代替了木板土墩。老百姓滿足了,黨為咱農村的孩子真舍得花錢哪!我暗下決心,一定做個好老師,不辜負黨和人民對我的信任。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農村的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春天,白天,我認真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夜里經常停電,在昏暗的油燈下,我邊學習教育理論,邊備課、批改作業。沒有電腦更沒有打印機,學生用的試卷,都是我們用鐵筆和鋼板刻在蠟紙上,再用油印機,一張又一張地推出來,費時又費力,但我們真的不覺得辛苦。
一九八六年,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我相信跟著黨走,教育事業的前景會更加美好。
加入黨組織后,我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教學改革,抓兩頭帶中間,使班級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全順義縣畢業班統一考試,我的學生有多人被牛欄山第一中等重點中學錄取,他們后來都考上了大學。我的班也多次被評為先進班集體,使龍灣屯的教育教學質量在全縣嶄露頭角。校長評價我“是學校的頂梁柱”,更使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屆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受到了總書記、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與時俱進是一名共產黨員必備的優秀品質,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我的任務。九十年代,我又當上了學生,自學高等教育課程。幾年間,風里雨里不知跑了多少路,請教過多少老師,終于通過了全部考試,取得了高等教育畢業證書,為我的事業增添了新的動力。
改革開放使農村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富裕起來的順義人民實現了最美最舒適的地方是學校的目標。通過政府大量投資,現代化的教學樓代替了危舊的教室,學生用上了新的課桌椅,教師上課配備了電腦、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百姓們高興了,咱農村的孩子真的享福了。在這日新月異的年代我不斷實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農村殘疾的兒童大都隨班就讀,我就教過一位天生腦癱的學生叫小軍,半個身子很不靈便,走路兩腿畫圈,右胳膊總是端著或搖晃著,說話拉長聲還流哈喇子。上課時,總趴在桌上,一副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的樣子。我了解到他以前回答問題,因口齒不清常引人發笑。我充分尊重他的人格,像關愛每個學生那樣關愛他,和小軍單獨交流,幫他樹立信心,“小軍老師相信你是最聰明的孩子”。課上鼓勵讓小軍大膽發言,課下為小軍布置特殊的作業,作對了,就給他一個醒目的“優”字。小軍用左手吃力地寫字,卻偏愛作文,一節課只寫幾行字,我就耐心地告訴他:“小軍別著急慢慢寫,什么時候寫完了老師就什么時候給你判!”。往往幾天后,一篇字跡很凌亂的作文才交給我,我就一字一句認真地批改,不明白的地方讓他給我翻譯,寫得好的片段,就在班上朗讀。我看到小軍開心地笑了,雖然留著哈喇子,但笑得是那么甜,那么幸福。小軍專心聽講了,成績也提高了,以合格的成績像正常孩子一樣畢業了。為滿足他的心愿,臨畢業時我和小軍及幾個小伙伴留了一張影。畢業后小軍開了一家小賣部,自食其力,體現他的人生的價值,小軍常和人說:“王老師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沒有讓一名學生掉隊,我做到了!
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看著一批批年輕教師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我感到十分欣慰。近幾年,我負責圖書和檔案管理,把圖書管理的規章制度逐一完善,我的經驗被周邊多所學校借鑒,老師們評價我:共產黨員到哪都會發光。為了發揮所長,我開辦了讀書和作文興趣小組,為學校、為學生發揮我的光和熱。
我常常這樣想: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出更大的貢獻;仡櫧h九十周年的光輝歷程,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只要千千萬萬普通共產黨員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積極奉獻,共和國的長城就會永遠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