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樣癥狀孩子被錯誤標簽是世界范圍的普遍現象。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2006至2007年的數據顯示,前來就診的孩子中,70%并非多動癥患者。美國一家機構2006年的統計表明,被確診為多動癥的孩子只占37%。老師的“誤讀”是孩子被貼上多動癥標簽的重要原因。
專家指出,老師傾向于濫用多動癥標簽,以推卸教育的責任。在醫學領域,多動癥的診斷標準基于行為學,需要仔細收集病史,包括孩子在學校和家庭的表現等,非專科醫生并不能很好地把握診斷標準。孩子出現多動癥樣癥狀,存在多種可能的原因,如誦讀困難、視力問題、部分聽力缺失、語言障礙、運動協調問題等,真正的多動癥患者只是其中的一少部分。
老師輕易給孩子貼上多動癥標簽,害處很大。不必要的診療會造成醫學資源的浪費,給孩子和家庭帶來額外的心理負擔,而且老師和學生會因此放棄努力。沈曉明表示,多數多動癥是可以治愈和緩解的,老師、家長不能因為孩子患上多動癥而放棄治療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