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中山
1975年出生,遼寧人。歷任國立學校主任、副校長、縣區教育局研訓部副主任兼語文教研員。先后被評定為“國家級創新型骨干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創立“情感語文”教學法。2008年投身中國民辦教育,現任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唐山英才學校校長。《德育報》特邀編委,專家講師團常務團長。一生為教育,做教育的行者,做教育的良心。
2010年,我們經歷這個世界的全球化共性,也經歷著各自人生的不同。物價上漲,老師生活怎樣?學校思想開放,學生還好管嗎?這一年,一個叫張中山的民辦學校的校長,他是這樣想的,這樣過的…
下午愉快,張校長。我們想就一些問題對您進行采訪。首先,在過去的一年物價上漲,老師是否發了生活津貼?
張中山:物價上漲,并未給我們的老師帶來太大的影響。一是學校的食堂沒有漲價,二是我們新近拿出50萬為教師調資,平均上調300元。所以說,沖擊并不大。在這里說明的是,我們是民辦學校。
現在很多新潮年輕老師走進學校,教師著裝,您認為是否可以穿的時尚、前衛一些?
張中山:關于教師著裝的問題,現在有許多分歧,有的是統一的,比如我們學校,所有的教師都是統一著裝,當然也有主張個性一點的,我想都有他的道理,各有利弊。我現在趨向認同統一著裝。如果非統一著裝,我想過于時尚和前衛還是不合適的。浮躁的社會需要安靜一些。
現在學校中暗流著拜金主義思想,很多學生都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很多諸如女生被包養,男生到處打工兼職而忽略學習的事件。張校長怎么看待這些現象?
張中山:其實如何改變這個局面,我想十七屆五中全會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為張校長鼓掌!下面這個問題很輕松:你課余和周末的時光一般是怎么度過的?
張中山:感謝大家的支持。一提到周末或是課余,總會給我們輕松的感覺。但我還是輕松不起來,因為許多人都知道,我是放棄了輕松而選擇了奮斗的。但我不為自己的這種生活喝彩,大家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比較好。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寫的《捧起人生的金飯碗》
已拜讀張校長的文,鞭辟入里。最后一個問題:過去一年里,您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張中山:教育的路很長,我不是一個孤單的行者,有大家的鼓勵和支持,我們一定為迷失的教育尋找到家園,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成長。期待更多的人走進我的空間,因為我們都在尋找教育的地平線,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夢想。
附:原生態記錄
騰訊教育:下午愉快,張校長。我們想就一些問題對您進行采訪。首先,物價上漲,老師是否發了生活津貼?
張中山:您好,感謝騰訊教育這次所給的機會。物價上漲,并未給我們的老師帶來太大的影響。一是學校的食堂沒有漲價,二是我們新近拿出50萬為教職工調資,平均上調300元。所以說,沖擊并不大。在這里說明的是,我們是民辦學校。
這是我曾經發過的微博,“好像與世隔絕了,聽說物價飛漲,但我沒有感覺。可能是因為天天吃食堂的原因,飯費沒漲,也可能是天天穿工作服的原因,不去買新衣服……”再加上平均上漲的工資,所以說對教師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騰訊教育:請問張校長:現在很多新潮年輕老師走進學校,教師著裝,您認為是否可以穿的時尚、前衛一些?
張中山:關于教師著裝的問題,現在有許多分歧,有的是統一的,比如我們學校,所有的教師都是統一著裝,當然也有主張個性一點的,我想都有他的道理,各有利弊。我現在趨向認同統一著裝。如果非統一著裝,我想過于時尚和前衛還是不合適的。浮躁的社會需要安靜一些。
騰訊教育:現在學校中暗流著拜金主義思想,很多學生都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出現了很多諸如女生被包養,男生到處打工兼職而忽略學習的事件。張校長怎么看待這些現象?
張中山:我想這是社會的一個大問題,也是教育的問題,但不僅僅是學校教育的問題,而是社會大教育問題,是社會綜合病。而我們的媒體一直也是幫兇,我們缺少發現真善美的眼睛,或是不肯去發現,因為這些對于媒體來說沒有賣點。時間長了,學生發現真善美的神經也退化了,隨波逐流也是自然。
我們學校的道德長跑日記其中一項就是每天尋找身邊的真善美,用以引導孩子。對于這樣的一個綜合問題,我想并不是一所學校能做的,也不是一個教育部就能做到的,我們文化部、工信部都應該行動起來。
其實如何改變這個局面,我想十七屆五中全會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變為:“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也就是我們在追求GDP的同時,能夠記住,我們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就可以了,我們是為了民生,而不是犧牲民生去追求GDP,那么這個社會一切都會和諧了。
騰訊教育:為張校長鼓掌!下面這個問題很輕松:你課余和周末的時光一般是怎么度過的?
張中山:感謝大家的支持。一提到周末或是課余,總會給我們輕松的感覺。但我還是輕松不起來,因為許多人都知道,我是放棄了輕松而選擇了奮斗的。但我不為自己的這種生活喝彩,大家還是過好自己的生活比較好。
我放棄了公辦來到民辦,大家都知道民辦教育在中國仍然而艱難,但我愿意為之努力,我曾經大聲疾呼:民辦教師,揚起我們高傲的頭顱來,用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動捍衛我們的尊嚴和高貴。我的網名,大家都知道,中山樵——中國山上的一介樵夫,惟求為教育披一荊斬一棘。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做教育的行者,做教育的良心。民辦教育的路,還有太多的泥濘,所以我現在還沒有資格享受課余和周末。我曾經告訴我的孩子,我說,爸爸可能什么也不能給你,但爸爸會給你兩個字,那就是責任。如果民辦教育陽光起來了,我想我也會擁有一個美好的周末。攜妻帶子,看望父母,渴望。
騰訊教育:已拜讀張校長的文章,鞭辟入里。最后一個問題:過去一年里,您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張中山:做民辦教育,有太多的感動,也有太多的難忘,感動的是我們190個兄弟姐妹為民辦教育而戰,難忘的是我們每一天的拼搏歷程。找不到一個最字,因為每一件都是最最難忘的。如果說我們欣慰的就是,2010年我們已經有16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孩子在享受英才的教育,英才教育的思想在中國大地上迅速傳播。
教育的路很長,我不是一個孤單的行者,有大家的鼓勵和支持,我們一定為迷失的教育尋找到家園,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成長。期待更多的人走進我的空間,因為我們都在尋找教育的地平線,我們都是為了同一個夢想。
騰訊教育:謝謝張校長,為了共同的夢想。
張中山:再次感謝騰訊教育,感謝你們為教育的付出。最后還是想請您把我的信件帶給馬化騰先生——寫給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先生的一封公開信——教育在網絡上需要一個平臺。 致謝。 唐山英才學校校長張中山
騰訊教育:非常感謝張校長接受我們的采訪!最后祝您夢想成真,在教育之路上走的深遠!
張中山:騰訊和教育人同在,同行,同奮斗,中國孩子的幸福。再次感謝。再見。
騰訊教育:也感謝您,再見,張校長。

唐山英才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2009.1.15至今)
張中山,男,漢族,1975年4月18日出生,遼寧省人,中共黨員,1997年8月參加工作,本科學歷,2005年9月破格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
張中山同志原在公辦學校歷任政教主任、副校長,后任縣區教育局研訓室副主任兼語文教研員,先后榮獲“省級優秀教師”、“國家級創新型骨干教師”、“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唐山市教育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榮任“河北省民辦教育協會常務理事”。
2003年9月,遼寧衛視對其“情感語文”教學法及治班之道進行了采訪,專題片——“護花的春泥”于2003年9月9日在遼寧衛視“社會大觀·陽光地帶”欄目中播出。
2004年7月應邀參加在長春舉辦的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年會,大會上作中心發言――《情感語文教學為農村孩子健康成長服務》。
2009年7月在曹妃甸全國企業家論壇上作了題為《誰在和學校的教育拔河》的報告。
2009年12月10日,“河北省第二期民辦中學法制培訓工作會議暨民辦校長創新發展論壇”在石家莊召開,會上作了題為《唐山英才學校發展的四個關鍵詞》的報告。
2010年1月11日,應吉林白山市教育局邀請出席參加吉林白山市教育局組織的“傳統文化與學校德育工作研修班”,于1月12日作了題為《為迷失的教育尋找家園》的報告。
2010年9月8日,應中共邯鄲市委宣傳部、邯鄲市文明辦和邯鄲市文廣新局的邀請,遠赴邯鄲參加了首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公益論壇,作了題為《尋找教育的地平線》、《自上而下力行“弟子規”》和《做個快樂的老師》三場報告。
2010年10月19日至20日,全國培養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現場會在山東省棗莊市隆重召開,在會上作了題為《與書生老師同行,守住教育的根》的報告。
座右銘:學習工作是享受,樂在盡責助人中。做教育的行者,做教育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