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寒假中,忙中偷閑粗粗拜讀了肖川博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仿佛一縷明亮的陽光掠過心頭。對于長年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我們而言,總是有諸多的牢騷,大家聚在一起也總是一肚子的不滿,不是埋怨這個就是埋怨那個。而那些上課,批作業,訂正,教育學生……這種周而復始的工作也讓我們有點疲倦,有點困惑,如何讓自己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我跟隨肖川博士的筆觸探尋著。
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肖博士對教師幸福人生的解讀:“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只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原來幸福人生取決于是否有著良好的心態。于丹也曾說過:“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許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這讓我想到了一首小詩,雖然我以不記得詩的名字,但是里面的一些話我卻一直記得:“我不能改變自己的容貌,但是我可以展現笑容;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能左右自己的心情;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可以決定它的寬度……”
良好的心態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不但會直接感染學生,教育學生,還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榜樣。教師良好的心態可以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點燃學生創造的火花,培養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增強學生對生命人生的關注,進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心態是一種強大的動力,能夠激發教師強烈的工作熱情,在課堂上樂觀開朗,在工作中充滿活力,在人際交往中盡顯魅力,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個充滿陽光的教師形象,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積極、和諧愉快的心理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課堂彰顯生命的活力。教師是課堂心理氛圍中最大的情緒源。如果教師心態樂觀平和,情緒飽滿,課堂就充滿活力;如果教師心態陰郁,課堂就會死水一潭。教師的心態會外化為帶有一定情緒色彩的言行舉止,尤其是面部表情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著課堂的心理氛圍。微笑,能夠創設良好教學心境。如果教師懷著愉快的心情,面帶微笑走入課堂,講課時必定神采飛揚,激情四溢,學生也會聽得津津有味,思維活躍,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因此,我想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幸福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