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是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由原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辦于1958年)和閩江職業大學(創辦于1984年)合并組建而成的公辦全日制多科性本科大學。學院位于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實行盛市(福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0多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習近平同志、原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啟彤同志、原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同志等曾兼任閩江職業大學校長,為學院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下設中文、外語、數學、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汽車、計算機科學、旅游、管理學、服裝與藝術工程、藝術、地理科學、化學與化學工程、歷史學、法律、公共經濟學與金融學、音樂等16個系,以及成人教育學院、愛恩實達學院、軟件學院、福州服裝學院;開設34個本科專業、38個專科專業,涉及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法學等七大學科門類。
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已形成本科教育為主體、高等職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與繼續教育協調發展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已擁有本科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4門,擁有“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重點建設學科”5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6個。省級教學團隊2支,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已建成的教育實習基地25多個、實訓基地近100個。2002年以來,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學院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近千人的教職員工隊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近40%、碩士或博士學位的教師占50%以上。我院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入選教育部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閩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1人,福建拾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福建拾新建本科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6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閩都學者計劃”特聘教授2人,閩江學院首批“新一代學科帶頭人”7人。學院有4位教授被省內外高校聘為博士生導師。學院還聘請了林群、陳建生、侯建國、陳火旺、陳木法等10位院士以及韓國服裝學會會長成秀光教授等數十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擁有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和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閩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各1個,建有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所、福州市紡織服裝行業技術創新中心、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計算機與控制技術研究所、紡織服裝材料研究所、藝術設計研究所、漆藝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地理信息研究所等科研機構。2002年以來,全院獲國家“863”計劃3項,獲省(部)級科研立項70多項,盛市政府以上頒發的科研成果獎近50項,授權專利6項,出版學術著作103部,發表學術論文2800多篇(其中被SCI等三大檢索系統收錄的有50多篇次)。
學院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逐步建立以公辦為主,中外聯辦、公有民辦、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為輔的多元化辦學體制。學院還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美國和麗山大學、波蘭科沙林理工大學、北京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臺灣中華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和臺灣逢甲大學等高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
學院辦學硬件優越。校園占地166.67公頃,校舍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藏書140多萬冊。福州大學城新校區(院本部),是崛起在旗山之麓、閩江之濱的景觀別致、品味高雅、佳木蔥籠、綠茵遍地、湖光掩映、鳥語花香的美麗校園。
學院是福建拾文明學校”、“黨的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和全省唯一的高校黨員發展工作聯系點。近年來還涌現出了拾優秀大學生”、“2007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的吳立斌等先進典型。
擁有半個世紀優良辦學傳統的閩江學院將在“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訓激勵之下,堅定不移地實施“按發展需要培養人”的發展戰略,努力朝著“立足福州、面向福建、輻射全國、開放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多科性應用教學型本科大學”的辦學目標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