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我校學生情況,高三政治復習如何有效
北京教育學院附中政治組 閆娟
1、高考要求:基礎知識扎實,能力立意明確,生活載體鮮活,運用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問題。
2、學生情況:
①基礎知識不牢固,記憶機械;
②淺層理解,能力虛化;
③邏輯思維不清晰,思維的精準性與開闊性嚴重欠缺;
④復習資料海量,無從下手;
⑤輔導班眾多,與課堂沖突,不知聽誰的。
3、問題產生原因:
①溝通不夠。師生雙方對復習要求、復習安排,如何教與學定位不一;
②最重要的是,復習中以知識為主體推進度,沒有聚焦能力,缺乏有效的能力訓練方法和有針對性的能力訓練,只停留于做題講題!爸貜妥蛱斓墓适拢掷锬玫囊廊皇悄菑埨洗薄。
4、解決辦法:
①加強溝通,快速磨合。高三新接班,利用課上、課下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快速熟悉,了解學習情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心理等,力求知己知彼,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②復習課既要推進度,又要上難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訓練。
③學生多說多練,教師少說少講,以提示、搭梯子為主。
④采取方式為學案。學案為載體,能力為主線,并整合知識,貫穿課前預習、課堂檢測、課后鞏固,對學生進行研究,這也是我目前參加的課題。我以這節課為例進行說明。
圖形是分析經濟現象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工具,又要跨學科用到數學思維方法,對學生解讀信息能力、文字、數據、圖形轉換的能力以及學科遷移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我采用課前預習學案、課堂檢測學案、課后鞏固學案來實現這一爬坡過程的。
課前預習學案。選取四道典型高考、模擬例題,并對預習要求從知識儲備、解題過程、啟示三個方面進行了提示。四道例題橫向看,各自反映出的經濟學道理又能將經濟生活進行全書貫穿,力求基礎知識扎實和綜合把握,如例題1、3、4,例題2與生活實際進行了對接,并結合已經復習過《政治生活》。四道例題縱向看,逐級爬坡,例題1與2注意單個圖形變化的趨勢和拐點,例題3通過條形圖橫向比較的背后注意隱含的變化趨勢和拐點,例題4是多個圖形,既要注意單個圖形的變化趨勢和拐點,又要注意多個圖的比較。
課堂學生采用開放互動的學習方式,講解預習學案,暴露問題,互相補充,互相品評。
課堂檢測學案目的之一是對學習成果進行檢測,選取了高考、模擬題,目的之二是采用合作探究方式既檢測方法掌握情況,又對經濟學知識進行綜合把握,提升比較、轉換、遷移、推導、合作能力。第一組通過圖形理解需求曲線并推導出供給曲線,深入理解價格。第二組通過圖形推導出收入影響消費,理解目前我國所進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意義,并解讀“十二五”規劃,樹立追求公平正義的理念。正如溫總理: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
最后總結本課,提出希望:學生包容性增長,并選取了全班60年國慶天安門合影,圖中老師是我們張延華校長,另外一張是體育節拔河比賽全班奮勇爭先的場景,圖中老師是班主任。意圖是:高三艱苦我們在一起。
課后鞏固學案安排了四組高考題,分別就圖形解答方法的掌握情況和經濟學道理進行對接,提升轉換、比較、遷移和運用能力,對邏輯思維的精準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尤其是第三組題。各組題要求不同,第一組題任選其一從三個方面研究,預習學案中有提示,此處無提示。第二組題是專題研究企業“微笑曲線”并推薦時事閱讀,加深學生理解。第三組題是兩題考點相同,但研究角度不同,有很強的對比性,所以就對比研究提出了要求。第四組題是運用掌握的方法分析解決以前沒有學習過的問題,對我校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我們組的老師幫助我做了課堂觀察,觀察量化表的設計是
觀察的結果是
我的課堂巡視參與學生討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