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下初中化學教師成長的途徑與淺談
王正德
(陜西省大荔縣高明初級中學,陜西 大荔縣 715101)
摘 要:需要21世紀科技技術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落實教育科學的發展觀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以科學素養為主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相融合的課程基本理念,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通過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慣于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積極倡導多種平價方式,關注個性發展,激勵每個學生走向成功的現代化學教育觀念,是基礎課程改革賦予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程 教育觀 途徑 教師
一、建立新的化學教育觀
觀念決定行為,細節決定成敗!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就有什么樣的教育行為。為需要21世紀科技技術和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落實教育科學的發展觀實施素質教育,樹立以科學素養為主旨,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相融合的課程基本理念,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與決策能力,通過以實驗探究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興趣,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慣于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積極倡導多種平價方式,關注個性發展,激勵每個學生走向成功的現代化學教育觀念,是基礎課程改革賦予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時代的要求。
二、愛崗敬業,勇于奉獻
敬業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起點與基礎。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首先要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敬業與執著。其次是教師要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以自己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熱愛教育就是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 一個“整體的人”去關注,這是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是學生感情的需要,是教育教學感情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的重要因素,是完成教學的重要條件。愛是聯系學生情感的紐帶,是學生學習和教師工作的強大動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教師能以滿腔熱情投入工作中,就會從中體驗教師的樂趣,把壓力變成動力,把挑戰變成發展機遇,把困難看作進步的階梯,這樣教師在工作中就會勇于擔責任,不斷挑戰自我,從工作中獲得強烈持久的前進動力,在工作中不斷進步。
三、鉆研業務,學習進取
教師的業務水平體現在教師的學術造詣與教書育人兩個方面。要提高學術造詣,教師就必須學習和追蹤本學科專業的最新進展,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必須提高教書育人本領。除了本學科專業之外,教師還要學習教育科學等有關的知識,作為化學教師,應該閱讀數技術看有基礎教育課程教師教育系列教材(化學教學、中學教學化學參與、中學化學、教學儀器與實驗、中小學教育教材、“化學與能源”、化學明天、“走向時代”等各種系列叢書,只有豐富的淵博知識,才能使自己在教學上縱橫馳騁,使教學氣氛活躍充滿活力。
四、開展教研,創建學校文化
教研是在新課標下,在學校建立的一種研究制度與學校文化,三級課程管理的理念賦予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管理課程的權利,有利于建設合作的教師文化,實驗共同教師專業代表,學校一旦形成民主的管理文化和合作的教師文化,整個校園就會展示出蓬勃的生機,逐漸營造出一種充滿學校的特色,豐富多彩的環境文化,更好地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
五、努力實踐,敢于創新
教師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職業,教育實踐能力形成和發展是教師代表的重要標志。通過實踐這一環節,教育理念方能轉化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形成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鍛煉,形成教育機智與高尚品德。
教師的智力勞動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育情景與教育對象,教師要參夠創造出個性化的教育。化學教學在實施目標過程中,從教材使用、學習方式與策略、教學方式、手段及策略、科學探究及能力培養,教學設計及評價等方面進行實踐與創新。
六、自我反思,努力提高
教師的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自我考查行為的表現。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不斷提高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只有在實踐中探究,與教學中反思,才能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教學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