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島小學從教育的終極目標和人本的觀點出發,認為教育“應使人有質量地生活”,教育“是為了人的幸福”。因此,現階段在我校凸顯的階段性成效就是:“幸福教育”成為學校孜孜追求的富有個性的“特色教育品牌”,“辦幸福學校、樹幸福教師、育幸福學子”成為校園主流思想,“使自己幸福,給別人幸福,大家共同幸福”成為師生口頭禪。我們期待著以“幸福校園”培育“幸福的師生”。主要舉措:
1.制定“幸福公約”,征集“幸福格言”。
推進“幸福教育”,制定“幸福公約”,在教師、學生、家長中予以宣傳,并集中時間征集、傳播,在校園室內外墻面張貼“幸福格言”,將“幸福教育”理念滲透于學校各個層面。
2.為教師的基本幸福做好保障。
黨政工團著力于營建良好教師成長生態環境,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開設教師休閑室,給教師提供可適當調節身心的場地;進行溫馨辦公室評比,優化辦公環境。適時開展“心心小屋”(心理輔導)、“快樂一刻”(娛樂鍛煉)、“思想對碰”(“幸福教育”論壇)、“精彩生活”(幸福教師足跡)……嘗試建立教師成長檔案袋——“幸福樹林”,使教師在體驗中品味“教師的幸福”來自于“學習、追求、奉獻”;“教師的快樂”來自“欣賞”(欣賞自我、欣賞學生)。
3.為學生的基本幸福做好保障。
優化校園環境:學校充分挖掘人文資源,努力打造環境文化。在進校門處,增設宣傳欄,內設“星光燦爛”欄目(學生、教師明星)、 “幸福校園”欄目等;一樓走廊,描畫“笑臉墻”,記錄學生在幸福校園中的個人成長軌跡;將各類活動照片掛主樓南北連接區,讓校園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制定《心島細節規范三字歌》,保障學生校園生活權利,幫助學生從細節入手,內化素養。
增設活動場所:設立學生讀書休閑活動室;創編室內課間操,豐富陰雨天學生室內活動;規范、創新體育大課間活動形式、內容,保障學生每日體育鍛煉的時間和質量。
豐富校園生活:學校創造機會使不同優勢智能的學生都有一個展示和成功的機會。以多種載體培養學生成為性格活潑、身心健康、自立自強、合群合作的學子。嘗試指導學生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幸福果袋”,記錄快樂、成功的足跡,積極申報并爭創“星級少年”。繼續積極推進“生命成長銀行”、“我星我秀”、“每月雙星”等評選活動,濃郁富有學校特質的“幸福文化”,營造幸福環境。
4.集中群體智慧物化成果。
正在傾力編寫一本幸福心理學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成功案例的集結——《幸福在向你招手》。教師用樸實、自然的語言,講述自己、自己和學生、和家人、和同事編織的關于對幸福的理解、對幸福的追求、對幸福的把握、對幸福的珍惜的故事。
匯編了家庭教育專刊——《共同成長的幸福》。匯編了生命教育讀本——《生命如花》。將幸福教育文化融入學本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心性、品性,進一步凸現學校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