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五早上,浙江省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大二學生莊燕燕,都要趕到金華市機關婺江新村幼兒園“上班”。這是學校給他們安排的“走園教學”實踐活動。學前教育專業大二的學生,每周利用一天時間走出校門,在當地10余所幼兒園接受規范的保育輔導。
在幼兒園,莊燕燕和她的同學們既是教師又是學生。說是教師,因為她們管著一個幼兒園的中班;說是學生,因為幼兒園的教師都是他們的師傅,此外還有金華職院的帶隊教師也不時地在指點他們。
在金華市機關婺江新村幼兒園,金華職技學院的帶隊教師陸麗華正在點評學生們上的3節課。陸麗華說:“剛開始上課時,學生會有些緊張,聲音都會顫抖。但現在情況卻越來越好。”莊燕燕則表示,這段時間下來她印象最深的,是學到了很多從書本上根本無法學到的東西!凹议L拿藥過來,老師要及時登記在冊;分餐時,一定要孩子自己動手拿,絕不幫忙;孩子離園時,老師也要告訴家長孩子在幼兒園時的情況!
金華職技學院師范學院院長、“走園教學”項目負責人成華告訴記者,“走園教學”是該校學前教育專業針對當前幼教師資培養學用脫節、院園隔離等問題而特別設計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學訓互動的課程實訓,教學形式從“紙上談兵”到“全程實戰”,教學方法從專業教師的“單向填充”轉變為幼兒園教師、專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研究性學習,教學內容緊跟幼兒園教改的步伐,同時將更多新的幼兒教育理念帶到幼兒園。
據了解,在“走園教學”過程中,以實踐幼兒園為單位組建“走園教學”指導教師團隊,由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教師、教育學或心理學教師、技能教師與幼兒園教師共同組成。“走園”教學設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按照“教師提供方案——教師提供輔助素材——學生獨立設計方案”的進階實施各類保教活動。第一階段由教師提供完整的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學生針對幼兒開展適宜性調整,而后進行實施與反思;第二階段只由教師提供目標與素材,學生根據教學對象進行過程的設計、實施并反思;第三階段讓學生概括幼兒的需要,獨立設計與實施各類活動。
“我們安排那些有經驗、高職稱的教師當他們的師傅!辨慕麓逵變簣@園長于紅衛坦言,這樣的實踐教學活動,既能讓學生加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還能促進幼兒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對幼兒園的發展和學校的人才培養,都是雙贏。
金華職技學院院長王振洪表示,近年來,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以及幼兒園“小學化”等現象引起全社會關注,這些問題折射出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匱乏以及分布不均的現狀,其癥結就在師資。未來1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70%,在園幼兒將新增1400萬人以上。如果按國際通行的10∶1的生師比計算,將需要新教師140萬,平均每年新增10萬人,學前教育師資缺口很大。通過“走園教學”這種教、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教學,能夠培養出理論和技能兼備的優秀幼教師資。
金華職院學前教育專業從2006年開始探索“走園教學”的實踐教學模式,如今已經走過了6年。6年來,參加“走園教學”實訓的學生超過1700人,參與合作的有婺江新村幼兒園、金華市機關幼兒園等10多所基地幼兒園。“走園教學”模式得到了廣大學生、幼兒園園長及教師的充分肯定。
據統計,金華職技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09屆、2010屆、2011屆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均處于學校各專業前茅。2011屆畢業生教師編制考試通過率為20%,2012屆畢業生教師編制考試通過率為23%,均高于同類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畢業生質量得到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