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辦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同時讓受教育者個人滿意的教育,這樣就兼顧了人民的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不是在低水平、低層次辦教育,而是在高水平、高層次辦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日益需求。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體現教育公平、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關鍵在于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受教育者健康發展,教育與社會協調發展。
■和學新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對教育事業發展提出的目標要求,是黨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同志從“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高度強調了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又從指導思想的高度突出了這一要求的重要性。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已經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努力的方向,也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指南。由此要求我們必須科學認識和深刻把握“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內涵與意蘊,從而在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中貫徹落實。
為人民服務宗旨在教育領域的體現
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意味著黨是以人民需要為出發點的,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毛澤東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鄧小平主張,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來檢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效果,并提出了“領導就是服務”的思想,從而把執政黨的領導作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緊密地聯系起來。江澤民明確提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這些論述,既是我們理解和踐行黨的宗旨的指南,也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旨歸。人民對教育工作的滿意程度,直接反映了黨為人民服務宗旨意識在教育領域的落實情況。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新的時代背景下黨的宗旨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