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為學生職業發展提供終身服務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56年,是財政部、教育部確定的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堅持“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終身服務”,特別強調職業素養,關心校友良好發展。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國家級重點專業的就業率均為100%,專業對口率達到90%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日前被評為2011至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成為北京地區唯一一所入圍高職院校。近日,該院黨委書記王偉接受采訪時分享了學校保持“高就業率”的辦學理念和亮點舉措。
產教對接學訓一體 助力學生成長
近年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主動為北京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確立了“立足工業,面向北京,輻射首都經濟圈,為北京現代制造、城市建設、電子信息、安全生產及現代服務等領域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辦學定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打造“學訓一體”的教學模式。
在學院黨委書記王偉看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條件、教學設施、隊伍建設上比較先進;設備投資比較高;活動多,擁有游泳館,體育館等設施,學生不定期的舉辦社團活動,可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專業優勢突出,擁有先進制造業、建筑類、電子動漫、現代服務業等四大專業群,為京西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另外教師團隊建設成績顯著,擁有兩個國家級的優秀教師團隊。
據介紹,針對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動手能力弱,缺乏工作經驗等弱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立了“招生即招工,入學即就業”的訂單培養模式,與不少企業簽訂合同,成立訂單班,同時建立了“學院+科技園區”、“專業+大型企業”、“專業+龍頭企業+企業聯盟”、“專業+校辦企業”和“專業+行業協會”五種典型產學合作模式,企業深度參與招生、培養和就業各個環節,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大規模的實訓基地建設是學校教學思想實施的保障。該院提出了“真設備操作、真項目訓練、真環境育人”、“學訓一體”的實訓基地建設思路。為此,學院將傳統教學樓改造為學訓一體樓,建成129個學訓一體實訓室,形成了校企共建型、教學工廠型、校辦企業型等多種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此外,學院還建成了208個校外實習基地,滿足了學生技能訓練、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職業技能培訓和社會服務的需要。
重視職業教育 為學生發展搭建平臺
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成立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教研室,制訂了《職業生涯教育》教學大綱,由各系總支書記、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負責人和企業兼職教師擔任職業生涯規劃導師,新生一入學便進行職業性格測評,為每名學生訂制一本《職業生涯規劃手冊》,持續記錄學生的職業成長過程。
同時,該校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以技能大賽為平臺,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實踐技能,形成了學院、北京市、國家三級技能競賽機制,要求每個學生在學期間至少參加 1 項專業技能大賽。成立學生就業創業社團,與中關村科技園石景山園共建了青年創業樓,為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實踐平臺;實施北京市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近三年共完成大學生創新研究項目153個,累計投入經費120萬元。
除對學生職業素質培訓外,學校加強了對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學校支持和鼓勵畢業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中小企業就業。三年來,有40%的學生志愿到中小企業、到基層工作,有40多人當村官和社區工作者,有18人志愿服務西部。
校領導狠抓就業 常年保持高就業率
就業率是高職院校的第一生命力,為保證學生就業,學校提出了就業“六抓”工作模式,即抓機制、抓市場、抓教育、抓回爐、抓調整、抓保障,覆蓋了就業工作的各個環節。在抓機制過程中,學校領導親自抓就業,實施院、系兩級“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書記院長任組長的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一次全院性的就業工作研討會,研究解決就業工作中的問題。系部主任是系部就業工作第一責任人,黨總支書記具體負責本系部的就業工作。同時,建立全員抓就業機制。讓“一把手工程”落地,通過一個院領導聯系一個系部,一個系部領導聯系一個專業群,一個教研室主任聯系一個專業,一個班主任負責一個班級,一名專業教師聯系一名就業困難學生,形成全方位促就業、全員抓就業、全過程落實就業局面。
在抓自身發展的同時,學校常年引進企業入校招聘,三年來,該校平均每年組織專場招聘100余場次,接待用人單位500余家,為畢業生提供3000余個就業崗位。據介紹,近三年,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國家級重點專業的就業率均為100%,專業對口率達到90% ;2008年榮獲北京地區高校示范性就業中心稱號,2009年榮獲北京地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機電一體化、工程測量等主體專業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合作企業與學院人才預定達到2013年;學院畢業生良好的社會聲譽,改變了一些用人單位的人才高消費的觀念,實現了由原來“學校求企業”到“企業上門找學校”的轉變。
“現在各級政府現在都比較重視職業教育,但是還有一個被認知的過程。”王偉書記表示,首先,對職業教育的理解需要深化;其次,對學校使命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上要加強;第三,對經濟性建設要有前瞻性的把握,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要做好國家示范性學校,做職業教育的排頭兵。據介紹,今后學院將采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戰略,多方位了解社會以及企業的需求,提前發現,優勢培養,及時提供適合社會發展的優秀緊缺人才。爭取總結出一個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動員領導和老師、學生共同努力,為高職院校起一個模范先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