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該校校長李寶篤教授介紹,這四個玉米新品種,在提高玉米抗病性和抗旱、豐產方面都具有較強優勢
。其中青島義和種業有限公司以1000萬元轉讓費“買”走的“青農105”,是集高產、優質、高抗病性于一身的春播玉米新品種,它的首要優勢就是對有“玉米癌癥”之稱的玉米粗縮病有極強的抗病性。玉米粗縮病自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華北、西北和東北的部分地區大面積發生以來,危害逐年加重,局部地區爆發成災,甚至出現絕產!扒噢r105”的誕生,不僅能有效解決這一長期困撓我國玉米生產的難題,還能大幅提高玉米的產量:根據在山東省進行的區域實驗顯示,“青農105”單產平均在650-700公斤左右,大面積高產可達800-850公斤,在理想的肥水和管理水平下,畝產能達1000公斤以上。
據了解,青島農業大學在科研成果轉化上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教育部2002年公布的全國高校科技成果轉讓實際收入排名中,列全國第34位,山東省首位。自2002年以來,該校已經面向社會公開轉讓重要科技成果9項;在動植物新品種選育方面,先后已有30個主要作物新品種、11個蔬菜新品種、6個果樹新品種通過審定;選育出了珍珠長毛兔、獺兔、五龍鵝、新吉細毛羊等動物新品種。其中,他們培育的抗旱、抗病、高產、優質高產花生品種“魯花11號”,至2009年底已在魯、豫、冀、蘇、皖等省累計推廣6000余萬畝,增加經濟效益近7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