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可持續發展教育過程中,逐漸了解了我們的地球面臨著的嚴重的環境問題和能源危機,認識到了自己的時代責任;在可持續發展教育過程中,學生參加的各種即興演講、戲劇表演、科學研究等活動,都是學生親自設計參與,使他們的各項能力得到提高;通過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學生學習的能力進一步增強!9月22日,在北京市一零一中學召開的“在可持續教學模式實驗中實現高效、減負與優質”現場會上,該校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模式受到了各界的好評。 據介紹,一零一中學自1998年開始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驗項目——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實驗研究。經過十余年的探索,學校逐漸確立了教育為可持續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構建起了可持續發展教育課程體系,其中資源環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已經成為學?沙掷m發展教育的特色。 開發探究作業本 提高教學效率 在活動當天的初中生物展示課《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課堂上,學生們利用探究作業本進行了課前預習,在課堂導入環節,學生之間分享了動物在人類生活中的利與弊。基于學生的預習情況,盧芹老師很順利地就進入了課堂教學,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可持續發展教育是新的教育實踐,更是一個新的國際教育理念,是貫穿人的一生發展的教育。由于可持續發展教育有著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特征,尤其提倡學生自主的體驗和探究式學習活動,而現行的教材在這方面比較薄弱。”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李愛民介紹,編寫學習探究作業本正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強化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價值觀以及可持續學習能力。 目前,一零一中學已經編寫完成了數學及生物學科的學習探究作業本,其他學科的探究作業本正在編寫過程中。學生通過探究作業本,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更好的抓手,有利于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 由于每一節課的教學與學習劃分為三個階段,因此學習探究作業本也把學生的學習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課前預習探究、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和課后應用探究。在內容上包括學習目標、課前預習探究、課堂自主-合作探究、課堂小結、課后應用探究以及自我評價。 配合探究作業本,一零一中學的教師們在課堂教學中也進行了諸多探索,對在課前預習環節、教學過程中及課堂總結環節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歸類,總結出了一系列便于教師操作的教學方式,教師可靈活采取適合自己的教學法。 例如,在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環節,一零一中學數學學科就總結出了五大教學方式:指導預習探究報告、指導新知應用探究、指導動手操作探究、指導拓展深入探究、指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在完成課前預習探究之后,在教師的指引下,通過應用探究,帶領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鞏固、提高,學生通過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同時還可以培養可持續學習能力。 依托探究作業本,學生可以自主進行課前知識預習與探究,并且成為了起步課堂教學的第一環節,實現了課堂學習過程的前移;由于學生做好了課前預習,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習效率也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通過開展探究作業本的探索,一零一中學生物組組長李榮娟也驚喜地發現,在學生能力提升的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新的體驗、新的教學與學習成效、新的專業進步與發展。 “探究作業本是以前學案的升級版。”一零一中學教科室主任平亞茹指出,探究作業本更成體系,而且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注重了學生可持續學習能力的培養,融入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引導學生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開設可持續發展課程 豐富教育內涵 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一零一中學積極將“四個尊重”的內容融入校本課程,形成以資源環境教育課程、多元文化課程、可持續生活方式課程等三大課程為主體的學校可持續發展教育校本課程體系,已編寫了40多門校本教材。 一零一中學校長郭涵介紹,學校注重將尊重所有人、尊重差異與多樣性、尊重環境、尊重資源內容融入課程,并且注重構建利于培養學生形成基礎學習能力與可持續學習能力的施教模式。 “學校開發三大課程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各有側重,且深受學生的喜愛!惫榻B,資源環保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掌握生態環保方面的相關知識,形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各國、各民族文化,實現跨文化的理解與合作;可持續生活方式教育課程則讓學生形成生活中保持健康生活的意識和態度、能身體力行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 可持續發展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可持續發展教育,一零一中學精心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深入到學科教學中,從而實現潤物無聲。 平亞茹主任介紹,學校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滲透,即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必修課中已有的學科結合在一起,精心選擇內容,找出滲透點;選擇有代表性的主題,開設選修課,開展研究性學習。 例如在高二化學課《煤和煤的綜合利用》中,通過探究式教學,同學們討論了煤的類別、用途、資源、燃燒后造成的污染、對環境的影響等,通過實驗,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選修課方面,學生可選擇外國文學賞析、圍棋與中國文化等課程,既增進學生個體對民族文化的認識與了解,提高自我意識與自我尊重,也培養學生對其他文化的尊重與包容,形成開放思維。 一零一中學的可持續發展教育不僅在課堂上進行,更重要的是要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例如:地理組就組織學生參加了系列探究活動,在長周期作業中開展專題研究,短周期作業中學會觀察生活,如校園天氣與校外天氣的比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