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微信推薦機制的更改
如果您喜歡敝號
請進入敝號頁面點亮“星標”
這樣不會錯過好文推薦
《紅樓夢》是小說,寫的不是歷史,即使是曹家的事兒,也并非“實錄”,不過影影綽綽有個樣兒。咱們聊《紅樓夢》里的歷史,無非是拿一支禿筆,給這個“樣兒”起個草稿,連細描都談不上。為的呢,僅僅是想象《紅樓夢》的背景時,能大概不出圈兒。
說到底,芹翁自己是個活人,他所經歷的生活,必體現在他筆下的文字中,如果我們連他生活的時代都不甚明白,又何以談他的“真意”呢。
《紅樓夢》里提到過“選秀”——
第二回:子興道:“便是賈府中現在三個也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作女史去了。 第四回:近因今上崇詩尚禮,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選聘妃嬪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親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才人贊善之職。……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三因親自入都銷算舊帳,再計新支……
原文用了“除……外”,說明這兩處“選秀”是不一樣的,元春參加的,應該是“選聘妃嬪”的選秀,而寶釵則是“今上”特旨添的另一種。曹雪芹生活的清代,也有兩種“選秀”——正身旗人選秀和內務府包衣選秀。(關于包衣的話題容另文再詳)
如果賈元春生活在清代,則肯定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因為賈元春乃因軍功封爵的公爵“榮國公”后代,不可能是內務府包衣出身。
內務府包衣家族中確有封爵者,如尚銳,以祖輩軍功的福澤得以世襲云騎尉,也不過是個低級“世職”,不可能有公爵這樣高的品級。而以包衣封公者則多半是皇后、皇太后的父親——“承恩公”,比如乾隆令妃的父親魏清泰,原來確實是包衣出身。
但乾隆早就給令妃母家抬旗,魏清泰是在令妃都死后被追封為皇后時一并追封為承恩公的。那時全家都已不再是包衣,而是鑲黃旗滿洲正身旗人改姓“魏佳”了。這也就是說,如果令妃母家后人要參加選秀,也是按“孝儀純皇后”的后人身份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雍正生母的母家烏雅氏也是由鑲藍旗包衣抬旗入正黃旗滿洲的,并且追封了三代一等承恩公,世襲罔替。
內務府包衣世家里其余獲封爵位或者高官的,或是皇帝保母的丈夫,或是科舉出身,都不會達到公爵這樣的級別。因此賈元春系公爵之后,是斷不可能參加內務府包衣選秀的,以此類推,賈府中所有的小姐,如果參加選秀,都是正身旗人的選秀。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薛寶釵的情況就復雜一些了。如果在清代,她的出身更像是內務府包衣。
首先,薛家祖上不過是個“紫薇舍人”,并無爵位,內務府包衣能做到一、二品大員的例子并不鮮見。其次,清末之前“皇商”由內務府包衣擔任乃常事。
據聞清代的“八大皇商”中的范家,就是在順治時期被特旨“籍隸內務府”,視作皇帝的包衣,但此事未見于《順治實錄》,需存疑。不過雍正年間,清廷賜范家后人范毓馪太仆寺卿銜,用二品服,這倒是在《清史稿》里的,且此人負責朝廷打仗轉運軍需的一干事宜,恰好要和戶部打交道(和薛家在戶部掛名的情況又有幾分相似)。如果把“紫薇舍人”權且算作“中書舍人”的話,那還不到二品呢。
實際上,幫著皇家經商,本就是內務府包衣的事兒,曾任江寧、蘇州、杭州織造的曹、李、孫三個內務府家族,都幫皇帝賣過人參,以充大內的使用。薛寶釵家如果不幸落在清代,多半是內務府包衣出身,那就沒有資格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而必須參加內務府包衣的選秀。
當然,我并沒有任何史料能證明或者證偽——“皇商”一定是內務府包衣,如果薛家不是包衣,那還分兩種情況:一、正身旗人,必須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二、民人(非旗人),家里官兒再大也沒有資格參加任何選秀。
然而,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也未見得一定做皇帝的妃嬪,理論上來說,皇帝如果拿定主意某次選秀的目的就是為指婚給皇子皇孫、宗室王公甚至大臣,那也是可能的。那這次選秀也可以算作“除聘選妃嬪外”,不過,這樣的選秀,在清代,是不可能選中做公主的伴讀的。
至于“才人”“贊善”,切不可理解為武則天那個“才人”以及唐代太子身邊的“贊善大夫”,大概就是借古而虛擬的一種女官名,以示與皇家有關。否則一小小年紀的女子就做了“贊善大夫”,豈不貽笑大方;而皇帝說好為公主、郡主選伴讀,又搞得和自己的妃嬪一個名字,難道要暗度陳倉?正是因為清代并沒有“才人”、“贊善”,曹雪芹才如此行文吧。
為寶姐姐總結一下,如果在清代,大概只能委屈您內務府包衣出身了,誰讓曹雪芹把您的身世寫得如此模糊,讓我等考證起來無可循之跡呢?其實內務府包衣并非個個都被視為“身份卑下”,這個以后的文章中也會慢慢談到。
(嘉慶版《康熙萬壽圖》中的旗人女子)
那么,林黛玉呢?她是否能夠參加選秀,又參加何種選秀呢?林黛玉的祖上襲過列侯,如果按“侯爵”算,應該是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的——我還沒有查到任何一個包衣家族的人被封侯爵的。
但林黛玉在清代有可能是民人,完全不用參加選秀。原因正是林家祖上這個可疑的“列侯”。《紅樓夢》原文第十四回,所列侯爵之前皆有具體封號——
“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孫世襲二等男蔣子寧,定城侯之孫世襲二等男兼京營游擊謝鯨,襄陽侯之孫世襲二等男戚建輝,景田侯之孫五城兵馬司裘良”
而第二回林家的侯爵只是個語焉不詳的“列侯”。清初順治年間的確有身份不明的侯爵(不知是否入旗),許多都是為招降納叛所給予的,和日后確立了爵位制度時所封的侯爵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林如海祖上這個“列侯”,也是曹雪芹虛擬的脫離清代世爵世職制度之外的一種封號,而不像《紅樓夢》中其他的爵位那樣和清代的體制有七、八分相似。
(外銷畫里漢人(民人)女子形象)
還有可能是以“列侯”代稱低等爵位,比如“輕車都尉”,這種低等爵位的承襲次數就比較少,三等輕車都尉就只能襲4次。民人,比如像張廷玉那樣,雖無軍功,但受皇帝重用,就可以獲封這種爵位,當然張廷玉實際上是三等伯。(清代世爵世職的相關內容,也容以后詳談,這里姑且先上結論)
綜合以上兩種可能,就為林妹妹辟一條清貴出身,讓她為民人,不用參加選秀吧——雖然我必須承認在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時代,這種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
十二釵剩余的那幾位。史湘云和王熙鳳,作為侯爵和伯爵的后代,也是大概率參加正身旗人的選秀了。妙玉、李紈、秦可卿,以清代的情況推論,都可為旗人也可為民人,是否參加選秀,諸君可按喜好自行安排。
說到此處,又不得不提到“曹家本事”,以《紅樓夢》的原型家族而論,十二釵中凡四大家族的小姐,都是包衣出身,都參加內務府包衣的選秀。但內務府包衣世家中有的具備免于選秀的特權,這一點與前文所說正身旗人中的秀女是不可能作為公主伴讀的,此二者正好可以引出兩種選秀的異同,且看下文分解。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