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書
夜讀
·無錫人文名篇
·無錫朗誦名家
·無錫演奏名曲
·聯手演繹無錫人自己的書香客廳
1997年春節(jié)歌舞晚會上,歌唱家程桂蘭用吳語演繹一曲《太湖美》,讓這首歌突破地域限制,成為家喻戶曉的江南符號。這首創(chuàng)作于1978年的歌曲,早已超越音樂本身,成為無錫最鮮明的文化符號。
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富饒的太湖水和勤勞的太湖兒女,讓南京軍區(qū)前線歌舞團的詞曲作者任紅舉、龍飛靈感頓生,揮筆寫下太湖美呀太湖美的歌詞。他們將所見的白帆、紅菱、蘆葦等意象融入字間,以吳語吟誦節(jié)奏譜曲,不到半小時便完成了旋律創(chuàng)作。這種即興創(chuàng)作的傳奇,讓歌曲天生帶著太湖的靈動氣息。
《太湖美》的藝術魅力藏在水鄉(xiāng)基因里。水上有白帆呀,水下有紅菱的歌詞勾勒出太湖物產豐饒的畫卷,紅旗映綠波則巧妙融合了時代風貌。曲式結構的旋律婉轉清麗,既保留江南小調的溫婉,又注入明快節(jié)奏,完美詮釋了無錫太湖明珠的氣質。
2002年11月28號,無錫正式將《太湖美》定為市歌,購入版權并授予詞曲作者任紅舉、龍飛及演唱者程桂蘭榮譽市民稱號,這份認可奠定了其城市文化核心地位。
歌曲影響力持續(xù)擴大:1984年彭麗媛演唱并收錄于專輯,2016年獲評中國十大旅游形象歌曲,2019年從2342首作品中脫穎而出,獲最美城市音樂名片十佳歌曲第二名。
這首歌的生命力還體現在創(chuàng)新傳承中。程桂蘭與學生交響樂團合作的新編版本,將傳統(tǒng)民樂與交響樂融合;全息投影技術讓經典旋律在元宇宙舞臺重生。2025年央視春晚無錫分會場,特別安排了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與琵琶演奏家趙聰合奏《太湖美》,太湖之上將要升起遠航之帆,把晚會推向了高潮。從1978年的即興創(chuàng)作到如今的文化IP,《太湖美》始終承載著無錫人的家園情懷。
當太湖美呀太湖美的旋律再次響起,它不僅是對山水的禮贊,更是這座城市精神的聽覺象征。作為無錫的文化密碼,《太湖美》將繼續(xù)在歲月中流淌,為太湖明珠注入永恒的音樂活力。
親愛的讀者朋友:
這是第58期鐘書夜讀,感謝大家的關注與支持,期望陪伴您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本期互動話題為:你知道還有哪些與無錫有關的歌曲和音樂。真誠期待大家的留言。
參與留言互動的朋友將有機會獲得
書禮一份
中獎名單將在后續(xù)“鐘書•夜讀”中公布
并通過留言回復的方式通知中獎讀者
第57期中獎名單
ʚAngelɞ 雙雙
微雨遲
quickly
顏各半
likounin
第59期“鐘書·夜讀”將在9月7日晚間
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文章主播
周密(無錫市朗誦藝術學會)
開場語配樂
《無錫景》
文章配樂
《太湖美》
出品
中共無錫市委宣傳部
校對:羅丹碩
責 編:何白
編審:俞純
來 源 :無錫市全民閱讀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