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臨近尾聲,英文原版音樂劇《Superhero我和我》在滿堂掌聲中謝幕,這是東藝少兒藝術團暑期4臺6場“慶祝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周年”系列演出的壓軸之作。團員們以專業水準與藝術熱情在舞臺上書寫屬于少年們的精彩篇章,更以國際視野與跨界合作,展現劇院美育的豐碩成果。
7月3日,東藝童聲合唱團以一場《慶祝上海東方藝術中心20周年音樂會》拉開序幕,從《饅頭粑粑》中稚嫩的“外婆”呼喚,到《慈母手中線》的悠悠旋律,從《Over the Rainbow》的云端漫步,到《How Far I’ll Go》中破浪前行的成長勇氣,《Sililiza》的非洲律動與《Vox Vibe》的青春節拍交相激蕩,碰撞出夢想與熱忱交織的藝術能量。返場曲余音未散,童聲轉入《生日快樂》旋律,全場觀眾自發合唱打拍,共同為東藝二十周年獻上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東藝童聲合唱團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發行了歷時兩年打磨的主題曲《聲聲相伴》,唱響孩子們在東藝的藝術邂逅與成長告白。作為東藝重點打造的“王牌少兒藝術團體”,東藝童聲合唱團近年屢獲佳績。同樣在6月,由指揮申佳立帶領的團體在“合唱之心”上海國際合唱節中榮獲童聲組金獎,競演的《慈母手中線》與無伴奏曲目《Sililiza》均受到多國評審一致好評。7月在香港的世界合唱節中,合唱團參加兩項競演組別,在童聲組與民謠合唱組均獲金獎,《一只鳥仔》《李友松》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歌曲獲得外國評委的高分贊譽。指揮鄧舒揚表示:“我與孩子們之間的默契早已超越師生關系。”
今年亦是東藝少兒芭蕾舞團成立五周年,7月6日,少兒芭蕾舞團以首次排演的舞劇《睡美人》第三幕為東藝20周年慶祝。舞臺上團員們以扎實技藝與靈動表現,演繹各方來賓的應約來賀,復現了宮廷慶典的華美場景,以舞呈現最美賀禮。東藝少兒街舞團帶來熱情開場,傳統芭蕾與現代街舞碰撞,別有趣味。
五年來,舞團堅持“藝術實踐”與“國際交流”并重,依托東藝平臺優勢,與俄羅斯艾夫曼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等國際頂尖團體保持深度合作。在春夏排演季中,舞團驚艷亮相FDC國際舞蹈大賽,憑借舞劇《睡美人》選段,斬獲一金一銀佳績。今夏,舞團團員與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再度“雙向奔赴”,接受舞團指導Alexis Saramite技術點撥,并觀摩了巴黎歌劇院芭蕾明星精品薈萃,現場感受明星舞者的舞臺魅力。據舞團藝術顧問石鐘琴介紹,秋季還將衍生中國舞團,以多元舞種拓寬藝術邊界,“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
東藝青少年音樂劇團接連推出特別版英文劇目《Imaginary我和我》與《Superhero超能學校》,以公益票價惠及更多對音樂劇感興趣的觀眾。演出前特別策劃的一場親子沉浸式音樂劇鑒賞,由團員重現經典片段,帶領觀眾體驗音樂劇舞臺的現場魅力。《Superhero超能學校》以“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為主題,特邀江蘇大劇院的小演員跨城合作,兩地少年共同演繹了一段關于勇氣與友誼的故事。演出結束后,小演員們激動地表示:“感謝音樂劇帶來的緣分,讓我結識了其他城市優秀的小伙伴。”明年,上海小演員將赴南京回訪參演,進一步深化兩地藝術交流。
《Imaginary我和我》的演出則是劇團3位優秀團員劉懿瑤、羅浩澤、任思樾的“告別演出”。“學音樂劇是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是孩子們口中常說的話。幾年時間,3位小演員在音樂劇《Growl狼嚎》《Billy the kid牛仔比利》《Imaginary我和我》《Superhero超能學校》中分別參與多個角色的多場演出。不止臺前角色塑造,他們還常常擔任服裝助理、演出協助等幕后工作。任思樾的弟弟任思翰也考入劇團,今年在《Imaginary我和我》與《超能學校》中分別擔綱獨立角色。
東藝藝教創設七年來,合唱、芭蕾、街舞、音樂劇競相綻放,如今已發展成20余支藝術團的規模,7000人次“學演結合”,40余家東方美育聯盟跨界聚力,更有莫斯科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等頂尖海外合作伙伴共同助力美育版圖。“藝術教育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培養懂得美、傳遞美的人。”東藝副總經理羅學勤表示,“這些孩子們用舞臺證明,審美觀在心中發芽的時候,就是藝術最好的傳承。”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