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貴州省冊亨縣東風小學 歐丹平
“將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笔侵行、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制定《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那么,如何做到將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緊密結合呢?筆者認為,課堂教學無疑是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
中小學各科教育相互聯系,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和思想品格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滲透法制教育的元素,對提高中小學生的法律素質,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必要的。
最近,筆者在一堂科學課教學中,將法制教育滲透到學科教育中去,就收到了明顯的效果。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女學生,其父母外出打工,屬留守兒童,性格十分孤僻。今年國慶期間,她和同村的一個女孩私自乘車外出。經過多方努力,老師好不容易才將她找到。
回來后,這名學生對老師有很強的抵觸情緒,不但不安心學習,甚至還違反校規將大量零食帶進學校。老師發現后,對她的行為進行了耐心的教育?伤谷划斨蠋煹拿,將零食一扔,揚長而去,全然不聽老師的教育。
“如何才能讓她消除對老師的抵觸情緒?讓她懂得國家法律,知道哪些應該做、哪些不該做?”那幾天,筆者在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正好該班的科學課上到《植物的生長過程》,課程要求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到綠豆在適應的環境下才能發芽,在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條件下才能茁壯成長。
記得列寧曾經說過:“在任何學校里,最重要的是課程的思想政治方向,這完全由教學人員來決定!睘榇,筆者抓住這一有利機會,通過綠豆茁壯成長需要有利條件的教學,講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同樣也要有良好的環境,要遵守法律、法規、規章和規定。
在該堂課上,筆者不僅講解了植物的生長過程,還結合案例滲透了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關于“未成年人不得有曠課、夜不歸宿不良行為。”《教育法》關于“受教育者應當履行‘遵守法律、法規;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努力學習’義務”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的教育。
課后,讓筆者感到驚喜的是,這位女生一改往日對老師的抵觸情緒,能主動向老師問好,與同學們互相交流了。同時,她也認識到了私自外出的不對。她表示要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這位同學的改變,讓筆者看到了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中小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從小培養他們的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在現代法制社會中,中小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可或缺。在中小學校學科教學中大力倡導滲透法制教育,不僅在教育方向上符合國際發展的趨勢和國情的需要,而且在行動策略上也是有充分保障的。法制教育應當成為中小學校教育的一個重點,強化中小學校法制教育,將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緊密結合,努力提高中小學校法制教育實效,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