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是我國目前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學府舊址,在傳承與創新、歷史與現代的交織中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孔子及其思想就像一條堅韌的紐帶,貫穿中華文明發展歷程,是中華文化力量的重要源泉,對中華文明的傳承意義非凡。春和景明,六2中隊來到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進行實踐尋訪。
隊員袁京琳、張了凡帶領隊員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華文明五千年,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回望中國歷史,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堅持守正創新,被賦予新的生命力。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知識,他的學問就像一座挖不完的寶藏。今天我們禮拜孔子,既是對知識表達敬重,也是在訴說對知識的渴望,希望能像孔子一樣,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同時,這也是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隊員馬乾銘指導同學們用華夏禮儀中被視為最高禮節的四拜禮禮拜孔子,向世界宣告:祖宗的智慧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我們會將這份財富小心珍藏、代代相傳。
隊員王炳森給大家講了國子監中辟雍的用途,以及“臨雍講學”典禮中聲音是怎么傳出去的,再次讓隊員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隊員唐煊赫告訴我們國子監的琉璃牌樓地位特殊,還讓我們了解到作為古代最高教育機構的國子監,見證了中國古代教育制度的演變和發展,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上學期六2中隊成立了雅言小隊,立志通過小隊活動汲取國學精髓,把凝結千年時光和無數文人墨客守護的中華文化傳承下去。從11月18日至今,共完成了8周的誦讀積累。每周,隊員們會按時上傳自己的背誦錄音,錄制背誦視頻。即使是寒假,也沒有停止積累背誦,部分成員已經開始挑戰616字的《琵琶行》。
傳統節日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雅言小隊通過誦讀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本學期還將把背誦內容轉發班級群,帶動更多的隊員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