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切實推進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變革,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實施,探究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2025年6月13日,北京教育學院漢字教學研究中心年度論壇(第二屆),聚焦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研討會大興分論壇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順利開展。參加本次活動的專家領導有北京教育學院教授、著名特級教師李懷源,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員郝婧坤,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教研員肖莉,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田娟、小學語文教研員王瑜、小學語文教研員趙海霞,以及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房炳云、副校長姚林濤,以及大興區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的骨干教師代表。活動由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語文教研員王瑜老師主持。
北京教育學院教授、著名特級教師李懷源,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田娟分別為本次活動致辭。李懷源教授強調了本屆論壇對于探索兒童文學作品教學新路徑,助力語文教育研究新發展的重要意義。田娟副校長代表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歡迎,并寄語所有教師在語文教學的征途上不懈前行,為新時代人才的培養貢獻智慧與力量。
大興區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語文教研員王瑜老師以“設計思維可視化任務,推進兒童文學閱讀”為題進行經驗分享,進一步深化了教師對閱讀思維可視化的理解。
北京小學大興分校亦莊分校劉俊峰老師執教《池上》。劉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池塘,體會詩中小娃采蓮的樂趣并結合生活實際切身體會夏天的美好。教學過程中將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巧妙融合,通過漢字的形旁理解詞語意思,設計十分巧妙。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大興實驗學校臧雪彤老師執教整本書閱讀《了不起的狐貍爸爸》讀中推進課。臧老師通過AI角色對話、小組討論和情節賞析等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故事角色特征及沖突背景,初步感知狐貍爸爸的了不起之處。同時,通過開放性議題探討,激發學生思辨能力,促進深度閱讀和現實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激發了學生持續閱讀的興趣。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的許曉芝老師與五年級學生共讀《大運河送來爺爺的車》。閱讀中,孩子們在妙趣橫生的猜讀環節中興致盎然,以“自行車經過的城市”為線索,探索每一行程中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文化符號等,在圖文共讀中感受人與人之間樸素的情感,更透過大運河這條脈絡,深入了解其作為文明紐帶的獨特文化價值,讓千年運河的故事在童心中綻放出新的光彩。
課后,李懷源老師、郝婧坤老師、肖莉老師圍繞三節現場課展開專家沙龍議課。三位專家對三節課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水平,提出了中肯的建設性意見,為與會教師的教學實踐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動不僅是對語文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兒童文學作品教學的一次有益探索,更為推動區域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理念,為培養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創新能力的新時代人才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