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安徽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新雷鋒志愿者協會“防癆筑夢,‘蕪’限健康”實踐團隊聯合國投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走進蕪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學習如何宣傳反詐知識。
安徽師范大學實踐團隊與警官合影(安徽師范大學 王欣怡 提供)
活動當天,投教基地工作人員帶領實踐團隊走進弋江公安分局,由反電詐中心負責同志以當前大學生電信網絡詐騙真實案件為例,給在座的實踐團隊的學生們展開詳細講解,并提醒現場團隊成員們警惕各類不法分子的套路。近年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但是真正讓群眾識別出各種詐騙手段,避免經濟損失,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那為什么詐騙案件發案居高不下,仍不斷有無辜群眾“上趕著”送錢呢?
反電詐中心負責同志據此給出了答復,“騙子的手段是不斷更新升級的,覆蓋了各年齡段,針對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劇本”。她具體介紹道,面對青年群體,詐騙分子往往用刷單做任務引君入局;面對中年群體,常以婚戀交友為切入口,采取“情感+誘導投資”詐騙;面對老年群體,則以家人為借口,尤其是孫子輩遭受意外急須處理等騙取老人的信任。今年以來,詐騙集團為逃避公安機關的打擊,要求受騙人通過交付現金(黃金)的方式來轉移資金,大大增加了追蹤資金流向以及為受騙群眾挽回損失的難度。在面對低齡(未成年)群體時,詐騙分子常設置游戲陷阱,小朋友在領取免費“游戲皮膚”后,詐騙分子會以追究父母責任等理由迫使小朋友開啟“屏幕共享”實施詐騙。
在會議中,實踐團隊成員提出“怎樣讓群眾有效接受反詐信息”的問題,反電詐中心負責同志表示,要從群眾感興趣的出發點入手,采用典型案例講故事的形式,以聊天口吻推進工作。另外還可以針對不同群體,例如以年齡和職業為標準,在學習相關信息的前提下拉進與受眾的距離,以便展開互動。
反詐觀念不僅要懂,還要“傳”。
在兒童反詐意識培養方面,國投證券投資者教育基地指導安徽師范大學經管學院新雷鋒志愿者協會“防癆筑夢,‘蕪’限健康”實踐團隊開展“兒童財商”宣講會。活動重點面向金錢觀尚未成熟的低齡及中齡兒童,旨在引導其樹立科學的認知與消費觀念。基地根據兒童年齡層次準備了差異化教材:針對低齡兒童,側重物品價值認知教育;面向中齡兒童,則著重培養其正確的消費選擇能力。在此財商培養過程中,同步融入了反詐觀念的塑造。
團隊成員在會議中認真聽講(安徽師范大學 王欣怡 提供)

團隊成員集體進行合影(安徽師范大學 王欣怡 提供)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是我國公安部門近年來持續強調的重大網絡安全與金融安全議題,被騙資金一旦流出便難以追回,其后果已成為壓垮部分受害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要從根本上遏制詐騙發生,關鍵在于提升全民反詐意識。因此,全民反詐,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