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座直逼藍天的鐘樓巍峨堅定;滿園濃艷似火的丹楓,烘托著人們對于真理、知識的熱切向往和執著探求。每當耶魯的象征——哈克尼斯塔悠揚的鐘聲和小教堂管風琴的合鳴在紐海勞上空縈繞回旋,一種對于這座人文科學殿堂的景仰之情就會在人們心頭油然而生。

耶魯大學是美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私立大學之一,于1701年創立于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吉靈伍斯,即首任校長彼埃斯的家鄉所在地,最初稱為教會學院。
1716年,教會學院遷址到康涅狄格州的紐海芬市,并于1718年以學校捐物人耶魯的名字命名為耶魯學院。耶魯當時捐獻了9大包商品和417冊書籍,以及英國喬治一世國王的一幅畫像及其部分武器。1887年耶魯學院改稱耶魯大學。
耶魯和哈佛、普林斯頓大學齊名,歷年來共同角逐美國大學和研究生院前三名的位置,教授陣容、課程安排、教學設施等方面都堪稱一流。漂亮的歌德式建筑和喬治王朝式的建筑與現代化的建筑交相互映,把整個校園點綴得十分古典而秀麗。秋季的校園金黃暗紅的落葉遍地,陽光斜照在那些黃褐色巨石建成的古色古香的巍峨建筑物,無法不讓每個耶魯學子對她產生深深的依戀。
耶魯的名氣、它的美麗和莊嚴,以及夕陽西下時站在校園中央向四周環視時那種凝重的歷史感吸引著世界各地優秀的學子們……
耶魯大學造就了燦若群星的各界知名人物:電報的發明者摩爾斯,詞典編纂學家諾亞·韋伯斯特,演員梅麗爾·斯特里普、保羅·紐曼。還有那位著名的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他的銅像佇立在耶魯大學丹楓似火的校園。
此外,耶魯大學還培養了數不清的美國政治人物和社會名流,其中包括現任副總統切尼、第一個通過民選而獲得參議員的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利伯曼、前國務卿范錫、前國務卿萬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