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長和孩子而言,選擇一所國際學校,不僅是選擇所認同的教育理念和國際課程,更是對一個學校如素質(zhì)教育、校園活動等軟實力的肯定。而除了正式的“開放日”,讓家長們“認真”地與校方交流外,國際學校的“嘉年華”活動更是一個讓家長全面了解學校的好機會。
上周六,蘇州伊頓國際學校舉辦了春季嘉年華。作為每年伊頓春季的大戲,嘉年華匯集了音樂、美食、藝術、集市等等。除了感受伊頓嘉年華”快樂的氣氛外,家長還可以了解到校園的硬件設施;學生們的精神面貌;學校的運營管理制度;家長圈的氛圍等等。
和諧的國際化氛圍
伊頓嘉年華的亮點之一是各國代表隊入場游行,來自35個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隊都穿上自己國家特色的服裝,舞動著本國國旗,國歌聲奏起,在領隊的帶領下依次入場。有的甚至高舉國旗興奮地蹦跳,洋溢著笑容。游行隊伍里不少是親子上陣,場館中其他地方也處處能看到家人相伴而行的身影。
正如伊頓校長Cheryl Kelly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嘉年華是伊頓慶祝國際多樣化的大型活動,作為IB國際學校,我們一直致力于營造和諧的國際化氛圍,我相信每位到場的觀眾都能感受到這種氛圍。”

各國代表隊入場
匯集各國特色的集市
嘉年華的火熱真的無需危言聳聽,除了可以看到各國傳統(tǒng)服飾之外,還可以品嘗到來自中國、日本、德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特色食物。棉花糖、熱狗、鹵肉飯、壽司、冰淇凌甚至燒烤,同學們在籌劃的初期就恨不得將整個料理界搬進校園。就連外教和老師們都會加入進來,這場匯集世界各地美食的集合就是吃貨的天堂。
既然是集市,光有美食怎么夠,孩子們大開腦洞,彩繪、美甲、扎氣球......特色小攤上還能找到各國獨特的手工、游戲,讓孩子們從不同方面領略各國文化。

藝術與文化的交融
對國際課程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IB高中階段課程(IBDP)分為六個學科組,分別是母語、外語、個人與社會學、實驗科學、數(shù)學、藝術。
如此一來,作為第六學科組的藝術,不再是人們傳統(tǒng)印象中的副課,而是與其他學科平起平坐。
每年的嘉年華不可或缺的就是濃烈的藝術氛圍,大膽的創(chuàng)意,精彩的節(jié)目,舞蹈、演唱、弦樂演奏,創(chuàng)意的舞臺有同學更有外教老師們,這一天我們都是藝術家!

來自日本的兄妹Ran和Rin在舞臺上表演
把慈善融入國際教育
這次活動不僅是一場面對校內(nèi)外各界人士的文化狂歡,更是一場傳遞愛心的慈善活動。這場盛會的盈利將全部捐贈給慈善機構(gòu)蘇州Shine和上海Heart to Heart兩所慈善機構(gòu),用于幫助外來民工子女和患有心臟病的兒童。

憑“愛心”券購買美食
鼓勵學生參與慈善活動也是新加坡伊頓培養(yǎng)孩子社會責任感的一種方式,2017年新加坡伊頓舉行的大型慈善活動Charity Walk & Fun Fair,為貧困兒童籌得百萬善款。

2017伊頓Charity walk & Fun fair
蘇州伊頓國際學校
2003年,在新加坡和蘇州政府的支持下,新加坡伊頓國際教育集團在中國創(chuàng)辦了第一所學校,即舉辦這次春季嘉年華的蘇州伊頓國際學校。這是一所IB(世界文憑)國際學校,開設從幼兒園、小學、中學至大學預科的國際課程。曾于2013年入選“中國大陸500強小學”榜單,是江蘇省唯一一所上榜的國際學校。

蘇州伊頓國際學校
小編從蘇州伊頓國際學校得知,學校明年將同期舉行2019年春季嘉年華,活動將對校內(nèi)外各界人士開放。錯過今年嘉年華的同學們,明年記得提前設好鬧鐘哦。
除了這所學校,伊頓集團在蘇州還成立三所幼兒園,分別位于白塘、青劍湖、獨墅湖西。上個月,伊頓又與相城區(qū)黃橋街道簽訂辦學合約,將在蘇州開設第五所學校。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