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山東德州禹城市解放路小學采訪時,看到一幅生動的有關師德建設、立德樹人的形象樹圖。這幅形象樹圖,在德州市每一所學校的顯著位置,赫然在目。
“以往師德標兵年年評,年年頭疼。因為大家覺得師德看不見、摸不著,很籠統,不好評。”德州市天衢東路小學校長韋立霞說,“現在實行的《教師成長記分管理辦法》,把隱形的師德目標顯性化,解決了師德評價難的問題!薄
近年來,德州市把師德建設作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切入點和落腳點,按照“以德導能,以能表德,德能一致”的思路,實行積分制量化考評等創新舉措,將師德建設和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有效解決了師德建設和教育教學“兩張皮”問題!
德能結合,向師德要教育教學質量
武城縣第二中學教師范大文從教41年,其中在鄉村中學任教18年,他利用業余時間整理編寫了200余萬字的教輔材料,全部免費提供給學生使用,不收取任何報酬。范大文的做法在德州傳開后,引起廣大教師的共鳴!
“師德是最具有潛能的教育發展資源,師德提供的能量是教育發展無比強大的正能量!钡轮菔薪逃志珠L張書鵬說,“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虛化師德工作成了師德建設最大的障礙!薄
早在2009年,德州市教育局通過深入調研發現了師德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即師德建設不能脫離教師教書育人的實際,要想辦法把師德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徹底解決師德建設和教育教學“兩張皮”問題。
2010年,德州市專門成立了“以德導能,以能表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課題組,把師德建設與教師職業行為優化、教育教學能力提升有機結合起來,創新師德建設工作模式和評價方式。“我們要向師德要質量,向細節要師德,從師德中尋找教育的力量!睆垥i說。
隨后,德州市教育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制度,以三年為一個建設階段,啟動實施師德建設工程。
一開始,德州市以書寫教育教學反思為載體開展師德建設活動,推動全市7個縣(市、區)50余所試點學校的3000余名教師參與活動,同時鼓勵基層學校自主創設符合學校實際和教師發展愿景的多樣化師德建設載體!
陵縣鄭家寨中學是一所遠離縣城的農村中學,學校以精品課堂、精品教案、精品導學案、精品作業“四個精品”為載體,結合教改狠抓師德建設。“過去一提師德建設,往往就是發發文件、開開會、聽聽報告,流于形式,教師們有抵觸情緒!痹撔=處熗醮簳熣f,“精品活動和我們的日常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只要你課堂教學效率高,在編寫教案、導學案上下功夫,就可以認定是師德提升的具體表現,既不耽誤工作,還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學能力!薄
“以往宣傳師德高尚的教師大多定位帶病工作、愛生忘家等形象,讓普通教師覺得距離自己太遠。我們調整思路,把著眼點放到教師的具體工作中,讓師德在教育教學細節中體現!毙潞下沸W副校長楊敏說。學校以“精品教案、高效課堂、溫馨評語”為載體,專門組織教師學習“曹佃江老師精彩批語選”,引導教師用心批改每一份作業,用情書寫每一句批語,精心撰寫“溫馨評語”。課堂上再也聽不到教師訓斥學生的聲音了!
在一大批先進典型學校的帶動下,德州市的師德建設活動受到基層師生的歡迎和支持!
積分考評,量化評價解決“兩張皮”
在傳統觀念中,師德往往被認為不容易量化考核。如何科學考評師德,成了制約師德建設的“瓶頸”!
“我們引入積分管理辦法,探索實踐師德考評的積分制量化管理辦法!钡轮菔薪逃贮h委委員劉民生說,“根據這一辦法,我們對能夠體現教師職業道德水準的職業行為、職業能力和工作業績進行量化統計和公開展示,讓內在的師德在具體的教育教學細節中閃光!薄
師德積分制量化考核評價以學校為組織實施單位,自主確定師德評價的內容、標準界定、分值設定、評價階段、評價機制、評價方式方法等,采取過程性定量積分評價和結果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評價方案必須經教代會通過。
在實際操作中,學校根據發展愿景和教師發展需求,將一定的工作內容轉化為一個教師自主成長工作單元,并將工作單元量化、標準化,教師完成一個工作單元,就獲得一定的分值,代表教師的職業成長和職業道德達到一定的水準,并在公開平臺上及時展示,積分成果運用到考評過程和結果中。評價結果與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業績考核、職稱評聘、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掛鉤,實行師德問題“一票否決”制!
天衢東路小學結合學校實際建立了公開透明的“教師成長積分榜”,由多個專門的責任小組檢查、評價、審核、記錄積分,師德標兵、優秀教師、勞動模范、評優樹先、職稱評聘等都根據積分榜從高到低選定!
“原來一些老師就怕校長來聽課,自己也很少主動去聽其他老師的課。”陵縣徽王中學校長趙樂華說。針對這一問題,該校在師德建設中將“主動聽課評課”納入積分評價范圍,教師主動聽評其他教師的課有加分,主動邀請其他教師聽評自己的課也有加分,主動邀請校長聽課評課的積分最高,獲得積分全部計入每周、每月、每學期的積分考核中,“現在很多老師爭著邀請校長和中層干部聽課評課,形成了良好的教研交流氛圍”!
德州禹城市解放路小學以建立教師成長檔案為切入點,在《教師德性與德行表現積分考評細則》中規定,教師的師德表現分由履行教育職責行為表現、考勤、職業成長和教學業績組成,進行量化等級認定后,作為評優獎懲的主要依據。同時,根據班主任工作的養成教育、安全保障、課程質量、班級活動等四項職能進行量化積分考核,調動了班主任創新班級育人工作的積極性。
模式創新,構建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2013年,德州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負責師德建設的工作機構——“德州市師德建設工作室”,各縣區、學校也成立了相應工作室,由專人負責師德建設的規劃、組織、協調、督導、評估及理論研究等工作。同時,市教育局面向教育系統內外聘請了師德建設督導員,對師德建設情況進行單項或綜合調查、督促、檢查、指導,提出意見建議!
經過近四年的探索實踐,德州逐漸摸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師德建設管理辦法,劉民生將之總結為以德導能、以能表德的“三三三六模式”,即三個同步、三個載體、三個管理模式、六步工作法。
“三個同步指理論與實踐、教育行政他律和教師個人自律、師德提升和專業成長同步,三個載體是師德建設示范縣、星級學校及師德先鋒創建評選活動,三個管理模式是聘請師德建設督導員、實行積分制考評以及將師德建設列入全市教育綜合督導,六步工作法指學校具體確定載體、明確標準、建立工作室、采取積分辦法、構建展示平臺、總結宣傳理論實踐成果等具體辦法!眲⒚裆f。
在這一模式指導下,各縣市區、基層學校結合實際情況探索出了一系列創新成果。禹城市以師德考評統領教師的綜合考評,將原來對教師進行的“德、能、勤、績”考核整合梳理成師德表現和工作績效兩項,以教師的“德行”來體現教師的“德性”,并將量化積分與考核獎懲兌現,依此為教師發放“德效工資”,并作為教師資格認定、評優樹先、崗位評聘、選拔任用的前置條件!
“‘德效工資’平均每月300元,具體每個人能拿到多少,則根據量化積分考核評價的結果發放,積分高,就拿得多,反之則拿得少!庇沓鞘薪逃志珠L李召海說。此外,禹城市還在市財政中專門列支班主任工作補貼,將班主任補貼從此前的每月15元提高到每月200元,提高了班主任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為農村教師按偏遠程度每月發放60元至140元不等的補貼,使農村教師工資高于城區教師,鼓勵優秀教師積極到農村學校任教!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師德建設就好比做菜,‘德’就是菜中的‘鹽’。鹽本身不是菜,但各色各樣的菜都離不開鹽!眲⒚裆f,“通過機制創新真正把‘虛功’做‘實’了,才能‘燒開師德建設這壺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在近年來德州市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教育工作連續兩年列前三名。在2012年全省社情民意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德州市教育工作居全市被抽調8項工作中的第二位。“今后,我們還要不斷創新師德建設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教師隊伍職業道德境界和整體素質,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睆垥i說。(記者 魏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