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川區隆化第一小學校創辦于1883年。1981年被命名為原四川省首批重點小學,現被命名為區示范小學,是南川區教委唯一的直屬小學。學校經過百余年風雨磨礪,幾代人心血澆鑄,成為南川區教育天地中聲譽高、形象好、具有輻射與窗口作用的一顆璀璨明珠。
學校常年辦學規模36個教學班,學生2000余名。有教職工130余名,專任教師122名。教師中,專科及以上學歷人數占86%,中、高級職稱人數占54%,市級骨干老師人數占38%,有全國、重慶市級優秀教師6人;重慶市級特級教師3人;獲得全國、重慶市級賽課一、二等獎教師18人。
學校現有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1.7萬平方米。校園優美雅致、特色鮮明、文化底蘊厚實,擁有參天古樹、各式花園、多類花木、立體綠化、書畫涼亭、浮雕墻群。校舍功能齊備,設施設備先進。有科技藝術樓、體藝館,各類功能活動室25間,實現了“班班通”,數字校園初具規模,為學生的快樂學習和特色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
二十一世紀以來,學校以創“巴渝名校”為奮斗目標,“人民滿意,追求卓越”為辦學宗旨,踐行“五彩陽光、金色童年”的辦學理念,堅持“自主、內涵、特色、和諧”發展戰略,著力實施“以德立校、特色建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四大工程,立行“挺胸•抬頭•走路”的校訓,實現了“品學兼優、情趣尚美”的育人目標,培育了“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學校精神,形成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優良校風,“務實求真、從教如心”的優良教風,“樂學•好問•善玩”的優良學風,全力打造“成功教育”辦學特色,學校辦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歷年名列全區前茅。
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紅旗大隊、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學校、全國網絡教育示范學校、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巾幗文明”示范崗、重慶市德育示范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范學校、重慶市模范職工之家、重慶市優秀紅旗大隊、重慶市建功立業標兵崗、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重慶市科普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藝術教育先進集體、重慶市群眾體育先進學校、重慶市衛生先進集體、重慶市市容整潔單位等榮譽稱號。
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南川區隆化第一小學校,正高揚“不待揚鞭自奮蹄”的一小精神,全面推進“平安校園、人文校園、綠色校園、數字校園、健康校園”建設步伐,全力朝著“巴渝名校”目標奮進。
讓花兒綻放得更美
重慶市南川區隆化一校特色建設紀實
金佛山麓,鳳嘴江畔,靜靜地矗立著一所百年老校。高高的皂莢樹張開雙臂擁抱著這里的一代代學子,艷麗的三角梅楊起喇叭吹奏著嘹亮的生命之歌。她,就是美麗的重慶市南川區隆化一校,一所南川人心中的名優小學。
學校先后獲得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重慶市德育示范校,重慶市綠色學校,全國助殘先進集體,全國雛鷹大隊,全國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教育科研實驗基地等榮譽稱號,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上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家長朋友一致好評,可謂譽滿南川,知名巴渝。
德育,花兒綻放的陽光
正開辦公會。天,忽然飄起南方少見的大雪,校園沸騰了。會議立即停止,所有領導都到操場維持秩序。老師們不約而同出來巡查學生安全和感冒預防情況。快放學了,雪花還在飄飛,領導和老師都來到樓梯口、校門口,目送孩子們走出校門。旗臺下,校長正蹲著為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兒系鞋帶。孩子們走著整齊的路隊,戴著小黃帽,綻放著紅紅的笑臉,和老師們揮手再見。
和諧、溫馨、文明、優雅的隆化一校,把德育視為素質教育的靈魂,視為育人的根。在校長何家書帶領下,一校人把德育夯得實、扎得深、做得細。
小學德育,核心就是習慣養成教育。只要德育常規抓實、抓細、抓久了,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就逐漸養成。
看,又到放學時間,南川城內出現了一道獨有的風景,那就是文明有序地流動在大街小巷的一校學生文明路隊。通過近十年精細而持久的路隊教育管理,一校孩子已習慣上學放學與小黃帽同行。一校人堅持讓孩子們:戴好一個小黃帽,帶上一生的安全意識。走好一條路隊,走出一生的平安。
一校德育常規管理還包括:班容班貌、清潔衛生、課間兩操、個人內務、按時靜校。每一項都有詳細可操作的檢查標準,如個人內務有“十潔凈”:頭、臉、脖子和手干凈,指甲干凈,衣服、領巾和小黃帽干凈,書包、抽屜里面整潔。班級清潔衛生有“八整潔”,班容班貌有“六個點”,等等,這些常規管理教育,除班主任外,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檢查記錄統計。每兩周在公示欄里公示并在升旗儀式上頒發五彩太陽花,每期有文明班隊評比。
精細的檢查督導和公正的評價表彰,促使各班高度重視常規管理,同時狠抓“三不”教育(不亂用零花錢,不亂吃零食,不亂扔垃圾),孩子們的衛生習慣、文明行為等便在長期訓練和教育中自然養成。
難怪,走進一校的人,無不由衷感嘆:一校孩子行為習慣好,一校班風好、學風好、校風好。
正在進行的重慶市級課題《城鎮小學生健康生活習慣調查與研究》得到上級領導高度重視,現已收到階段性成果。
一校每周有別開生面的國旗下班級風采展示,每月有學月主題教育活動,每期有學期主題教育活動。“我和春天比比美”“我是諾貝爾”“相信我能行”“學會感恩”等主題活動針對性強,富有特色和亮點。為避免學生在校六年德育教育的低效和重復,學校正開發“六好”(一至六年級分別為:好行為、好習慣、好情緒、好性格、好品德、好思想)德育課程,將德育序列化、課程化,富有一定創造性和開拓性。
的確,在“人民滿意 追求卓越”辦學宗旨指導下,一校以德為首,全面育人,德育工作做出了頭緒,做出了經驗,做出了實效。
一校德育正如一位智慧的慈母,如一縷溫暖的陽光,滋養著一校孩子。
361課堂,花兒快樂的土壤
階梯教室,隆化一校正在舉行“361快樂體驗課堂教學模式”觀摩課比賽。二年級8班的孩子,在張老師引導下正自學古詩《江雪》,他們能結合注釋和插圖說出詩句的意思,能根據詩歌說出作者很孤獨,能有節奏有韻味有感情地誦讀這首古詩。黑板上,有老師老師即興揮就的簡筆畫,有工整漂亮的板書。教室里時時有孩子們思維開花兒拔節的聲音,聽課的老師是由衷的贊嘆和佩服。
近年來,一校著力實施“以德立校、科研興校、名師強校、特色建校”工程,深入課堂有效性研究,扎實推進課程改革。
學校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等思想為指導,借鑒目標教學、嘗試教學和情境教學等理論,吸取生命哲學、情感心理學等觀點,以整體性、主動性、實踐性、靈活性和發展性為原則,成功構建出了與學校辦學理念和成功教育不謀而合的“361快樂體驗課堂教學模式”,學校要求教師將“五彩陽光 金色童年”辦學理念融入課堂,讓學生自主體驗,快樂成長。“361快樂體驗課堂教學模式”特點在于:一是按361比例劃分一堂課40分鐘的教學時間,把時間更多地讓位于學生的快樂嘗試體驗,以提高孩子的思維力和創造力;二是按361比例恰當地對教學內容進行組合,使學生掌握起來更輕松愉快;三是按361比例安排指導學生的范圍及要求,更有利于面向全體學生,讓好、中、差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嘗到快樂;四是將課堂分為三環(自學嘗試、學導互動、深化拓展)六步(創設情境、自學體驗、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引導點撥、遷移拓展)一目標(讓學生快樂體驗,享受成功的幸福),使課堂結構更合理更科學。
正是因為這樣的課堂,一校孩子自信,陽光。正是因為這樣的課堂,鑄就了區、市級名師和教學能手。正是因為這樣的課堂,一校素質教育質量無論何時都位居全區榜首。
書香,花兒成長的養料。
“楊紅櫻阿姨,請問你是怎樣寫出《春天的櫻桃溝》的?”“楊阿姨,你有寫不出來的時候嗎?”初夏的校園,體藝館內,一校的三千名小讀者正在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進行面對面的對話交流。校園里是各種課外閱讀展示:有高段學生的讀后感展評,有中段學生的優美句段摘抄,有低段孩子的閱讀書簽展示。這是隆化一校課外閱讀工程的一次匯報展示活動,把一校近年的讀書活動推向了高潮。
一校的課外閱讀工程從本世紀初開始醞釀,如今已步入規范有序的快車道。全校在一至六年級47個班全面啟動“課外閱讀工程”,打造書香校園,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習慣。每期有一次課外閱讀指導示范課比賽,每周每班至少有一節常規課外閱讀活動,每期每生保證閱讀5—20本學校推薦的課外書。每期有“我閱讀 我快樂”讀書演講會,有“閱讀大王評選表彰”,有親子閱讀經驗交流等等。
一校把課外閱讀工程作為“打造人文校園、奠定幸福人生”的重要內容,樹立“閱讀生活化、讀書終生化”的新理念,不斷豐富師生精神生活,提升師生人文素養,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為學生幸福奠基。
活動,花兒綻放的舞臺
一年一度的小課題研究開始了,看,孩子們三、五人一組,自己到社區、廠礦、街道調查研究,自己制作課件,自己解說。那一招一式,如一個個小小研究者。
“五彩陽光 金色童年”藝體活動節來了,合唱比賽、個人才藝展示、乒乓球比賽等一撥接一撥有序進行……
星期一,國旗下的風采展示開始了。三至六年級班班參與,人人參與,每班展示一周。情景劇《白雪公主》生動感人,口風琴合奏《隆化一校進行曲》堅定有力,美文誦讀《我和春天比比美》聲情并茂……
周五,孩子們又提著一周來搜集的礦泉水瓶到組長那里數個數登記了,變賣的錢用作班里的愛心基金,幫助貧困孩子、留守兒童。孩子們將撿拾礦泉水瓶的體驗寫成文章,編輯成《瓶緣集錦》,記下成長的經歷……
活動,是一校育人的載體,是一校孩子成長的舞臺,是一校孩子快樂的陣地。每年,一校要開展“我是諾貝爾”科普活動節、“親子同樂”跳繩比賽、育人杯主題隊會比賽、迎春書畫比賽、相信我能行干部競選、勞動光榮自理小能人比賽等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們的綜合能力增強了,體驗更豐富了。
教育是以心育心、以智啟智、以愛潤愛的事業,一校人圍繞“五彩陽光 金色童年”的辦學理念,引領孩子們感悟著 “挺胸 抬頭 走路”的校訓。為讓花兒綻放得更美,在學校特色建設的道路上,隆化一校正一路昂首,歡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