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學反思”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編輯:中國教育品牌網 發布時間:2013/1/17 7:46:50
當前,教學反思及其重要性已逐漸被廣大教師所接受,通過反思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開始顯露出來。但另一方面,由于受教學慣性、教學認識等影響,教師在教學反思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不少中小學校對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提出了明確的規定,并把開展教學反思的情況作為教師考核的一項具體內容。如要求教師必須寫“教后感”、“反思筆記”和開展“以反思為主題“的教研活動等。然而,在很多學校,往往有教學反思之形,無教學反思之神。教學反思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宣傳、點綴、作秀和應付上級檢查的層面上,并沒有真正被重視并付諸實踐。
一些教師雖然也認識到了教學反思的意義和作用,也認為自己應該,而且必須進行教學反思。但在具體實施教學反思時,他們對“到底要反思什么”、“怎樣進行教學反思”等問題還是一片茫然,感到不知所措,找不到反思的切入點。還有的教師有反思的熱情,但因為教育理論素養不夠,很難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真正把握教學反思的本質及規律,教學反思的深度和廣度都不足,在教學反思中表現出了諸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針對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弊端,我們提出以下解決的思路和措施。
一、增強教師的問題與研究意識,培育科研型的教師隊伍
教學反思里蘊涵了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回顧”、“內省”、“總結”、“審視”和“探究”等含義。從本質上講,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研究活動。因此,教學反思在客觀上對作為反思實施主體的教師的問題與研究意識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實際上就要求教師要以研究和探索的態度來對待自己早已熟悉和習慣化了的教學工作。研究應該成為教師的一種重要的工作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
二、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增強教師教學反思的自覺性
一方面,我們應該在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來解決教師的教學反思問題,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與培訓,豐富他們的教育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反思中的思維策略和方法的指導,讓他們知道反思什么和怎樣反思等。唯有如此,教學反思才能由一種口號轉變為實際的行為。
總之,教學反思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加強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反思,培養反思型的教師應該是當前教學改革中的題中應有之意。(作者單位系云南省大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褚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