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品牌網訊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全國電子專業人才設計與技能大賽”上,三亞學院電子信息專業的胡聰聰同學不負眾望,從來自全國高校、最終進入決賽的668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勇奪全國一等獎。不僅如此,該校還有4名學生晉級全國總決賽并全部獲獎,三亞學院成了名副其實的“獲獎大戶”。
記者前不久來三亞學院時發現,這里雖依山近海,風景如畫,是個“玩”的好地方,可是,從校園里學生們匆匆的腳步中,從教室、圖書館明亮的燈光下,可以強烈感受到這里學習氛圍非常濃郁,真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這是一所年輕的民辦大學。從2004年教育部批準成立民辦普通本科院校——海南大學三亞學院,到2012年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院校——三亞學院,短短9年時間,該校已實現跨越發展,贏得了社會的關注、認可和尊重。
學校跨越發展靠什么?贏得社會尊重憑什么?三亞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陸丹為記者揭開“謎底”:三亞學院的辦學理念很明確——“讓學生更好走向社會”;辦學定位很明確——貼緊國際旅游島建設培育特色人才;與其他大學不同之處在于,專業設置很有特色:學院創辦不久就設立了高爾夫管理專業,隨后設立旅游管理郵輪管理與服務專業、親水運動專業,2012年開設我國首個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成為海南省內高校唯一招收休閑體育專業本科人才的院校。
陸丹告訴記者,這些緊貼國際旅游島建設、具有前瞻性的課程設置,使學院在人才培養上與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前沿結合,學院發展與市場同頻共振,因此畢業生供不應求。
“我院去年旅游管理專業的712名畢業生,尚未走出校門就被預訂一空。26人與意大利歌詩達郵輪公司簽訂了就業合同,16人被澳門酒店錄用。除赴國內外讀研的22名學生外,其他人已全部就業。”三亞學院旅游管理分院院長田言付介紹說。
頗受關注的中國撲克游戲錦標賽日前在三亞舉行。三亞學院旅游管理專業(體育競猜方向)的30名學生受大賽組委會邀請,作為專業發牌員和賽事運營管理志愿者參加了大賽,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服務水平受到大賽總監、國際撲克賽事規則創始人的高度肯定。
很多人對“體育競猜”專業感到陌生,剛開辦時的確遇到一些困難和阻礙。而如今,這個專業已成為三亞學院的特色專業之一。根據國家在海南試辦一些國際通行的旅游體育娛樂項目的政策,三亞學院領導敏感地意識到這對人才來說是個缺口,于是組織力量調研、籌備相關專業。2010年“體育競猜管理”專業方向獲批成立,2011年秋季第一次招生,成為全國最早開設此專業的本科院校,目前已成功招收兩屆學生。“我是體競專業第一批入校學習的學生,剛入學時,很多同學生怕成為專業的‘實驗品’。如今,經過一年半的專業學習,我們逐漸清晰了專業學習的方向,對專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育競猜班周碧娜同學這樣告訴記者。
為了更好地融入國際旅游島建設,也為了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服務,去年4月,陸丹院長率領11名教師組成的“博士團”,深入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三亞市育才鎮進行考察,并與該鎮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學校組建暑期“三下鄉”服務隊,撥出專項經費,派出19名隊員,利用高校優質資源,對育才鎮開展全面幫扶。從5月到8月,隊員們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幫助當地發展生產。
在特色專業的帶動下,三亞學院的科研也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如今,該校已成為承擔海南省科研項目的主要高校之一,并被確定為海南省島嶼文化生態與社會發展、海洋研究、海洋通訊研究、海南文化產業發展的四大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