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辦學理念探析
編輯:中國教育品牌網www.aoli.net.cn 發布時間:2012/1/6 10:32:54
一、辦學理念是一種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
辦學理念是關于學校整體發展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對此,我們需要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和把握。
1、辦學理念是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辦學理念是基于對教育本質和規律問題深層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教育本質內在地蘊含著教育學的邏輯起點”[2]。教育規律則是“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本質聯系和必然趨勢”①。對這些問題的認識、理解和把握直接影響到學校辦學宗旨和教育目的的確立、培養目標和治校策略的選擇,進而影響和決定辦學主體的教育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辦學理念作為對辦學實踐的一種主觀要求,必然要從教育本質這一邏輯起點出發,根據對教育規律的認識來確定自身的取向,是對這些認識和看法進行理性審視和深層梳理的結果,集中反映了辦學主體的教育思想。
2、辦學理念是辦學理想的特殊表達
辦學理念重點回答“應如何”和“怎么做”的問題,實際上是一種辦學主張。它是在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對辦學實踐的一種積極構想,是從實踐出發關于未來辦學應達到狀態的設想和期待,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理想意圖。這就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辦學理想,在更深層次上寄托著辦學的終極目的和目標,反映出辦學的取向與追求,而這種目的性和理想意圖引導和支配著學校運行的全過程。“有了理念才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有追求,有了追求才有成功”[3]。科學的辦學理念作為辦學思想的特殊傳達,不僅明確了學校的目標導向,而且會成為實現辦學理想的強大動力,對學校的發展和效績產生積極的影響。
3、辦學理念是學校精神的“內核”
作為現代教育制度下的每一所學校,都應形成屬于自己的學校精神,為踐行教育思想,實現辦學理想和發展目標提供精神動力和信念支持。學校精神是一所學校穩定的、被學校成員所認同的價值觀、信念和追求,是學校賴以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支柱。學校精神具有對內動員師生員工力量,對外展示學校形象的重要功能。學校精神作為高度自覺的、強烈的理性精神,必然受有關學校整體發展的理性認識和價值追求所左右,由辦學理念所派生。辦學理念是學校精神的“內核”,學校精神貫穿著辦學理念。
二、辦學理念要體現教育的本質要求
辦學理念一般是用精煉、鮮明、生動的詞語,嚴密的邏輯結構,將指向明確、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之具有啟發性和引導性。不同學校情況不同,辦學理念的表達應是多元的,可以有各自的切入點和側重點。但由于中小學教育規范性比較強,共性十分明顯,所以中小學校的辦學理念也應是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所謂共性的要求,也就是中小學教育的本質要求。
1、突出奠基作用
辦學理念作為影響和決定學校整體發展的主導理念,首先需要符合學校的功能定位,這是確定辦學理念的出發點。中小學教育屬于基礎教育,這就要求中小學校必須堅持面向未來,突出奠基作用,從教育對象的實際和社會需要出發,強調提高人的素質,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為社會進步奠基。這是中小學校教育有別于其他類型教育的最大的特點。在辦學理念上突出奠基作用,也最能體現中小學校個性的特征。
2、強調以人為本
在現代社會,人的主體地位、主體精神、人的素質的提高更加受到尊重和重視,人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近幾年來,一些學校把以人為本作為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在不同程度上強調了以人為本,值得充分肯定。人是教育的對象,各級各類教育都必須以人為本。中小學校辦學理念要注重人文關懷,體現把人作為一切辦學活動的中心,圍繞人的發展設計、安排、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激發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按照建設學習型社會的要求,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體現教育方針要求
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是所有學校必須堅持的根本指導方針。教育方針明確了教育目的、教育途徑和培養目標,回答了“為誰服務”、“如何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中小學校辦學理念要體現教育方針的要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明確科學的教育途徑,特別是要突出和強化培養目標的要求。應該說,中小學校對此都有明確的認識,一直堅持把貫徹教育方針作為辦學理念的重要內容。
4、反映時代精神
教育要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學校精神是時代精神在學校的一種內化。辦學理念作為學校精神的“內核”,必須立足國情,站在時代的制高點上,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更好地發揮先導作用。反映時代精神,需要在經濟社會大背景下謀劃學校的發展,明確辦學目標和努力方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