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年領導,一直在學但始終覺得還學無大成的,就是領導力。每次被人問到領導力可學嗎,內心其實總存疑惑。
關于這一點,學者有兩派:南加州大學領導學權威大師華倫·班尼斯教授認為領導人要有遠見、熱情、正直、信任、好奇心、勇敢等要素和技能,同時認為領導是一種特質和判斷力,這兩樣無法教授;彼得·德魯克卻認為領導的能力是應該學習的,而且可以學習得到。
大部分人的體會是短期課程可以幫助我們熟悉領導的理論、策略和方針,練習領導的技能和溝通的方法;但無法輕易習得的是直覺、敏感、關懷、活力與仁善,領導人所需具備的熱情和感染力。這可以概括為領導力的“筋骨皮”比較容易練得,一口“氣”難成。
前幾天翻看世界宗教史,發現梵語中有個詞叫Prana,意思是呼吸,生命的基本能量,相當于中國的精、氣、神。一個領導人的功力,大抵可以認為是商業資歷加上Prana。做得好的,完全能夠迅速虜獲下屬的心,讓下屬信服并且盡全力為公司赴湯蹈火。
我不禁想起早年遇見德國公司全球第一把手蒞臨上海分公司,第一次見面,就握住我的手對我說有空來德國出差的時候,打個電話一起喝一杯咖啡云云。依我那時的級別,被這情感力量的強大氣場震得有點暈。
那位第一把手,體態健康機敏,四十五六的年齡渾身散發著力量,完全符合杰克·韋爾奇所說的“有能量也能給別人能量”的領導人標準。
后來我們在北京開會,與會的是公司在亞洲各分部的負責人,每個人幾分鐘介紹自己公司的情況。有個日本分公司的高管,大概是因為年紀偏大,對電腦也不善其用,拿著手寫的小字透明投影紙,操著在場大部分人都聽不太懂的英文,以似乎沒有結構和頭緒的念經式解說,嘮叨了十幾分鐘。
在座的很多人已面露不耐煩神色,并開始嘈雜議論,席間另有一日本籍高管,以日文提醒此君超時并委婉表達希望簡約及語中要點。那位年長的日籍高管誠惶誠恐地收拾桌面上散亂的文件,結束宣講并打算離開講臺。
輪到第一把手點評發言,出乎所有人意外,他言辭善意,非但毫無責備和影射,還對那位年長日籍高管剛才所提到的業務成就,擇其閃亮點揚善于“公堂”。看得出他剛才仔細聆聽了。
我在一旁思索,如果是我處其位,能控制自己不耐煩的情緒不外露就已屬不錯。這位第一把手應該是在短短的時間內思考了不同的反應所能帶來的不同效果,消除了一個正常人都會有的局限的、消極的、負面的、破壞性的想法,我能看出來高手是在瞬間進行思維管理的。從他身上我能感覺到的是我可以自我持續修持的領導人的“精”“氣”“神”,它們深刻而深遠地影響到周圍所有人。
“精”——身體力量,通過長期自律和訓練得到的自身能量和能量傳播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心理的疲倦來自于生理的疲倦,就像道家認為人的元神就是形體的能量,修道就要形神相守,形衰了,神就離了。
“氣”——情感力量,通過維護周圍人的自尊、感謝愚人、善意待人、建設人情賬面價值等,釋放Prana氣場,虜獲人心。
“神”——瞬間駕馭思維,以自省的態度,認識思維的局限和對外界的不同效果,時時思辨而糾正思維負面偏差,以思維方式的管理,建設和運用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