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通過對江蘇省三所中學辦學經驗的認識和思考,對當前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管理和創新提供了一些積極的策略和措施;對校本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深入的挖掘,結合對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教育科研的運作和定位,提出在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過程中教育科研應該積極發揮引領作用。
主 題 詞:教育觀念 校本 教育科研
前言
感性認識
我們考察的第一所學校是南京十二中(初中部),該校位于南京下關區,所處位置外來人口較多,生活水平較低,治安情況較差。該校以“日有所進”為激勵語,以“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為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總結為“營造大棚種莊稼、構建框架造高樓”,實行準軍事化管理。校園設警務辦公室,嚴防死守,亂中求治。校長很有魄力,行政領導包括校長都帶班主任和兼課,經歷6年,不僅實現亂校轉化,而且創建成江蘇省示范初中。是在亂的環境中求生存和發展、變后進為先進的成功學校之一。
我們考察的第二所學校是揚州梅嶺中學,該校位于揚州市區東北部,由一所薄弱校經歷10年左右得到轉化。學校以“尊重人、發展人、完善人”為辦學宗旨,在教育上堅持“低起點、小坡度”的原則,致力于培養學生在行為習慣上的“與眾不同”;在教學上以“高質量、輕負擔”為目標,以“高起點、快節奏”為特色,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思維品質和學習方法。該校由于“校風正、教風嚴、學風實”的口碑而位于江蘇名校之列。
我們考察的第三所學校是泰興洋思中學,該校位于泰興市外一個鄉鎮農村學校,1980年建校,建校時周邊只有六個村,不到400學生。經過20多年的創業,現有教學班56個,教職工280名,學生3000多名,其中80%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洋思中學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為理念,以“讓每一位家長滿意”為承諾,創立了“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為教學原則,從而有效地實施基礎教育。洋思中學引入“狼”管理模式,特別強調教育的作用,特別強調校本教研功能。考察過程中我們能深深的欣賞和體會到洋思品牌的魅力。
成功經驗
通過對三所學校的實地考察,我們感受到這些學校辦學成功都具有一些共性的內容,初步概括如下:
一、辦學原則
1.學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學生是學校學習的主體,也是發展的主體,學校的一切管理和活動都是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都是為了實現學生的最大發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或學校轉型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解決這些矛盾的辦法和依據就是所有的矛盾都要讓位于學生的根本利益,這是辦學成功的根本。
2.家長的意見重于一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應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家長的意見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合理的或是不合理的,都必須及時的、認真地給予解答和反饋。讓家長滿意,讓社會放心是所有成功學校的一致承諾。
3.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貴于一切。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雖然學?梢韵蚴袌龌l展,教師崗位已經向聘任制過渡,但是在學校仍然要大力弘揚奉獻精神,弘揚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江蘇一些學校甚至還提出人民教師、班主任、行政領導要勇于實踐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因為教育是生產精神產品的過程,決不能完全商業化。
4.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壓倒一切!艾F實的挑戰,總是超越現存的理論的”,當前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向學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提出重大挑戰。市場的選擇法則猶如達摩寶劍懸于頭頂,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壓倒一切,我們的學校如果不能主動的適應社會的變化,不能積極的應對市場的需求,那么很可能就會被社會和市場所淘汰。
二、辦學理念
1.問題是一種機遇、差異是一種資源
一些教育工作者經常會抱怨:現在的學生是一屆不如一屆,學生的差異太大,學校發展的瓶頸太多等等。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以積極的心態來看這些現象,我們把一個學校的問題正視為這個學校發展的機會,關鍵是在于怎么去把握這些機會;我們把一個學校的差異看成是這個學校最寶貴的資源,關鍵是在于怎么去開發這些資源。我們應該認識到諸多問題的解決過程正是學校品牌的提升過程,而差異資源的開發過程也正是學校特色的創造過程。只有為困難找辦法,視困難為資源,變思路為出路,才能為成功辦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整合創造效益、機制決定發展
學校的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充分發揮有限資源的效益,實現優勢資源和非優勢資源的互補,要靠學校資源的整合,包括教師團隊的整合,部門職能的整合,行政領導的整合,教輔資源的整合等等;是整合激發了課堂效率,是整合激發了員工的責任感,是整合節約了成本,是整合創造了效益。另外形成一套良好的學校管理機制是學校實現良性循環的基礎,如系統策劃機制、激勵淘汰機制、責任監督機制、反思評估機制等等,是機制引導教師的成長,是機制決定學校的發展。
3.觀念引領潮流、特色成就未來
商業界有一句名言:“先知先覺引領潮流獲得發展,后知后覺追趕潮流勉強生存,不知不覺隨著潮流消失淘汰”。南京十二中(初中部)以“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為辦學思想,以導學案為特色,突破課堂教學,同時還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梅嶺中學以“育人教書”為教學理念,以“教必須有效、學必須快樂”為教學原則,努力實施“四變三結合”的新課堂教學模式;洋思中學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為理念,創立和實施著“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并且還引入生活課程,是觀念加特色打造著洋思的品牌?梢娨粋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特色是多么的重要。
反思
一、關于校本
新課程實施的目標是必須讓新課程進入所有的學校、所有的教室和所有的課堂。而實現這一目標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宣貫,同時還需要依靠自下而上的校本研究,在兩種機制互動的過程中,校本研究起著更主動積極的作用。校本研究為教師專業發展插上翅膀,為學校的快速發展點燃引擎。
1.校本文化
校本文化是指學校的一種傳統、育人的環境。校本文化包括辦學目標、辦學理念、辦學特色等隱性文化,還包括校園環境、校容校貌、文體活動等顯性文化。校本文化一旦形成,會凝聚成無形的巨大的力量,他幾乎滲透于學校的所有活動之中,對學校的全體成員有著巨大的作用。南京十二中(初中部)雖然辦學條件還較差,但標牌警示精心設計規劃:“請講普通話”、“說普通話,從我做起”、“普通話是校園的語言”、“孩子們正在上課”、“花開的時候,就是生命綻放的時候”、“親人盼您平安到家”、青少年維權信箱、師德建設信箱、校園110等等,從強化、內化到同化,達到很好的潛教育效果。
2.校本特色
校本特色是學校的品牌,是學校吸引家長的地方,是家長慕名而來的理由。當前有很多的學校都打出自己的特色牌:外語牌、信息技術牌、藝術牌、體育牌等,而洋思中學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為理念,以“讓每一位家長滿意”為承諾,它的特色就是面向全國,專治各種“疑難雜癥”,所以其80%的學生都是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3.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訓
學校的真正發展必須通過校本教研去研究學校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把學校的問題轉化為校本科研來自主解決。當校本科研存在著認識和知識不足、力不從心的時候,就得通過校本培訓來指導和解決。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訓的三位一體的結合和良性發展,就形成了學校的教研文化,成為學校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而無論是老教師還是新進入學校的教師,一旦處在這種環境中就會自覺的去學習、研究、工作和專業化成長。洋思中學在近三年由于規模擴張,聘用100多名應屆大學生,仍然實現著教學質量不降低,教學理念不走樣,從容兌現向社會和家長的承諾,具有超強的磁吸能力、內化能力和復制能力,靠的是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培訓三位一體的良性發展。
二、學校的跨越式發展
教育是社會最大的產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也由過去的“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教育體制改革使得各種形式辦學如雨后春筍,教育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教育“買方”的價值觀念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當前社會和家長對學校的認可具有三種明顯傾向:
1.在注重學校的教學質量、育人水平的同時更加關注對學校的情感和特色識別。一些名牌學校、顯示身份的學校、具有明顯特色的學校備受家長的青睞。
2.在注重學校的教學質量、育人水平的同時更加關注學校的優質服務和附加服務。一些在保證學生合格的基礎上弘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多方面特長并有著優質服務的學校備受青睞。
3.大眾傳播和媒體傳播的信息對社會和家長的影響越來越大。
因此,一所學校要想在市場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做到既要實現教學質量、育人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又要加快學校服務水平的提高、特色的形成、品牌的打造;既要踏踏實實做好傳統的教育教學基礎工作,又要迎頭趕上市場對學校教育的最新需求,緊跟時代潮流;在兩條戰線上同時快速發展,這就是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
校本策劃和校本運作為學校的跨越式發展鋪路架橋,而教育科研對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
亞太學校的教育科研
北京師范大學亞太實驗學校于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復為北京市辦學體制改革試點校。學校依托北師大雄厚的教育教學科研優勢,在西城區教委教科所的大力支持與指導下形成了以科研為先導,以校本教研為核心,以研究型、科研型教師培養為目標的科研特色。
學校以“科研興!睘樽谥,科研工作專設科研部,由校長直接領導,并專設辦公室及其負責人,引導多名科研員工開展工作。我?蒲泄ぷ靼ㄕn題及其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青教研學會、教師論文、研究課的管理、重大科研課題的推進、校本培訓和校本開發、教師科研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的管理。
一、我?蒲泄ぷ鞯墓芾磉\作特點
1.借助北師大雄厚的科研文化底蘊;
2.借助西城教科所和北師大優秀的專家資源;
3.借助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思想的優勢;
4.整合學校各級各類教育教學科研優勢資源;
5.實施國家、市區北師大、學校和個人四級課題模式;
6.充分運用激勵機制調動教職員工科研積極性;
7.創造性的為教師成長和學校發展搭建平臺;
8.教師科研隊伍的建設直指研究型、科研型教師培養的目標;
9.特別關注教改前沿和科研最新動態;
10.相對充足的科研經費投入。
二、我校科研工作的總目標
1.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執行我!叭尕瀼亟逃结、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面負責 ”質量方針,研究和解決我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跟進教育發展的時代要求;
2.為教師謀求快速發展——教師科研隊伍的建設的目標是研究性、科研型教師的培養;
3.為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為學校實現科學管理、規范辦學提供咨詢服務發揮教育科研先導作用、參謀作用;
4.為學校創品牌和名牌——通過科研打造亞太品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跨越式發展;
5.為教育改革實踐作一點貢獻——“在中國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掀起一點浪花,一朵浪花 ”。
三、我校當前科研工作的方向
1.立足于學校的實際
開展對學校的常規研究,做好每學期學校研究課的動員、指導和總結工作,做好學校德育的指導工作。
開展對學校的專題研究,做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工作,做好小初銜接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開展寄宿制特色的理解教育,積極開展生命教育,構建和諧向上的亞太校園文化。
開展對學校的特色研究,開展對寄宿制學校生活課程的研究,做好語文主體大信息量閱讀的研究工作,積極開發語文多水平閱讀系列校本教材,積極開發生命教育的系列校本教材等,充分進行校本研究、充分挖掘校本優勢資源、充分開發校內差異資源。
2.立足于課堂
課堂是學校最重要的陣地,課堂是學校一切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我校的教育教學研究必須圍繞課堂、服務課堂、回歸課堂。積極推進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改革,積極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
3.立足于學生
我校的質量方針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全面負責 ”,學?蒲屑缲撝袑嵚鋵崒W校質量方針的任務,我校的教育科研應該是一切基于學生,為了學生和服務于學生。
亞太科研要用先進的理念來引領教師,要用科學的制度來規范教師,要用豐富的實踐活動來打造教師,努力建設一支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科研骨干隊伍,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是科研部應該發揮的作用。
結束語
教育科研是打破“千校一面、缺乏生機”辦學格局的手術刀;教育科研是加快學校發展、形成學校特色和風格的催化劑。
我們應該準確的定位學校的發展戰略,借鑒各家之長,結合本校的實際,理清辦學理念,形成辦學特色,積極發揮教育科研的引領作用,從而走出一條屬于自己學校的特色之路、品牌之路、創新之路和成功之路。 趙金龍